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人教2003课标版《第4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最新教案优质课下载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明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2、运用数学方法说明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材料思考问题的出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掌握分析材料的方法
2、运用数学方法说明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认同多样性是特异性的前提
2、进行小组内的分工合作,培养学生团队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举例说明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说明基因和遗传信息之间的关系
2、难点:理解脱氧核苷酸序列与遗传信息的多样性。
五、教学策略
[第一部分] 说明“基因与DNA的关系”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从教材的分析来看,课题一句话点明了基因与DNA的关系。这一表述虽然言简意赅,但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首先让学生通过分析认识到:一个DNA分子不等于一个基因,基因是DNA的片段;然后让学生理解什么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具体操作为:1、根据教材提供的资料分析,利用资料1,设计问题串,结合示意图解决基因和DNA的关系,再通过资料3,引导学生分析得出DNA中存在大量的非基因片段,顺理成章过渡到探究基因的作用,最后,通过概念模型构建基因与DNA的关系,加深理解;
[第二部分] 探究“基因的作用”
2、将资料2和资料4进行合并,以问题引导,让学生了解基因的作用。在一系列的组织探究活动中,教师只起引导作用,让学生在动脑的过程中学会把握要点,逐步得出结论,最终获得知识,真正用科学思维方式来学习生物学知识。
[第三部分] 探究DNA片段中的遗传信息和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基因具有遗传效应,对于生物体来说,不同的效应就意味着基因的不同,地球上的生物千差万别,那么基因如何保证包含的遗传信息各不相同呢?
具体操作为:1、通过组织探究活动,让学生从DNA双螺旋结构的特点中,分析4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从而理解DNA中蕴藏遗传信息;
2、利用教材设置的情景1,用数学方法推导出碱基排列的多种组合方式,进而得出遗传信息多样性的结论;利用教材情景2,通过脸型基因相同的概率,分析生物体中,遗传信息的特异性,从而化抽象为具体。
最后利用概念图,通过学生自己的归纳整理,理清彼此之间的联系,构建知识框架。
整节课突出“自主与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对资料问题做出自己的回答,探究性实验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质疑,科学的评价自己和他人,在相互的思想碰撞中不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能提高知识应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