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人教2003课标版《全章复习与测试》新课标教案优质课下载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地位及作用
“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是高中生物必修2第六章的内容,本章把前五章关于遗传和变异基本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进行综合讲述,突出生物技术的改进对生物学知识、原理的应用所起的推动作用,帮助学生认识科学技术的本质。生物育种知识是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中的重点知识,该知识内容不仅是必修2的学习主线之一,还与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中的基因工程专题有密切的联系。育种知识不仅与生产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通过该内容的分析学习,还可以训练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生物变异在育种上应用的事例。
2.简述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3.简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其应用。
能力目标
1.运用遗传和变异原理,解决生产和生活实际中的问题。
2.进行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讨论和分析。
3.掌握遗传图解的规范书写与分析.
情感目标
1.了解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这一科技发展历程中,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关注我国的育种技术的发展,认同育种技术的改进对解决粮食危机等问题的重要性。
2.关注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遗传和变异规律在改良农作物和培育家畜品种等方面的应用;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基因工程的安全性问题。
教学难点: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原理、优点和局限性以及多倍体和单倍体育种的原理、操作方法和优点;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二、设计理念
根据新课程理念,根据我校课题"对行知课堂的研究",高中生物重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生物科学素养。使学生由以前的“学会”到“想学”再到“会学”,“引导──探究” 行知发现式教学法就是在这种理念下应运而生的,该教学法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本节课以“引导──探究”行知科学发现的过程来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为设计理念。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脑动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该理念的运用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协作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不仅重视知识的获取,而且更加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及方法,更加突出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问题的推动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真正体现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思想。
三、学情分析
初中生物课中关于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的内容,使学生对选择育种与杂交育种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本书第1章的复习中,学生又复习了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为理解传统育种方法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打下了基础。对于基因工程,学生也并不陌生,不仅大众传媒上常有介绍,市场上销售的食品中,有的也标注了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的标记或文字说明。本章是在复习了孟德尔遗传定律、基因突变等遗传和变异的基础知识之后,进一步认识遗传和变异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简述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及应用,并着重引导学生关注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
四、教学方法
1、问题式教学法: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链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与交流的意识。
2、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和视频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