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五节的内容。教材通过介绍细菌和真菌在食品制作、食品保存、疾病防治和环境保护四个方面的利用,来阐明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有益的一面,所以本节关于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内容并不多,但是从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角度看,本章的内容却相当丰富,为教师在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本节内容安排为两课时,这是第一课时。本课时主要学习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
(一)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细菌或真菌在食品制作中的利用及其原理。
2.解释发酵现象。
3.掌握制作米酒的方法及原理。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分组实验,提高学生小组协作的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2.通过自主阅读,培养学生自学归纳的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关注细菌和真菌在食品制作中的利用。
2.养成科学、严谨的实验态度。
3.学会用所学知识回报社会。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此外,八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活跃,也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和完成实验操作。
1.教学重点
(1)举例说出细菌或真菌在食品制作中的利用及其原理。
(2)解释发酵现象。
(3)掌握制作米酒的方法及原理。
2.教学难点
(1)解释发酵现象。
(2)掌握制作米酒的方法及原理。
本节课主要运用了观察法、实验法、自学归纳法、多媒体演示法和讨论法。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制作米酒,并拍摄成微课视频。
教师:1.课前培训学生,指导学生制作米酒;2.准备“发酵现象”的实验材料和用具;3.制作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整个教学过程,我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3分钟)
用一份神秘的礼物——学生亲手制作的米酒,来导入课堂,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顺利地导入到本节课的内容。
2.分组实验:发酵现象(12分钟)
为了更好地解释发酵原理,我安排了一个分组实验。让学生进行分组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介绍实验所需的材料和用具,引发思考:
(1)糖的作用是什么?
(2)为什么要用温开水?
关于教学过程的更多环节详情请下载后观看
第五节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一、细菌、真菌与食品的制作
(一)发酵现象
无氧
糖 二氧化碳+酒精
酵母菌
(二)制作米酒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已经达到。学生通过实验培养了相互协作能力,而且也在实验过程中向学生强调了科学的严谨性。学生的参与面较广,也注意了对学生的评价和情感教育。但是有些方面还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做,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设计在细节方面还要再完善一下。这也是我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