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人教2003课标版《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精品教案优质课下载
本节内容在结构体系上体现了人们对科学理论的认识过程和方法,是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很好的素材,也是历年高考的热点。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一节内容后,对生物维持自身稳态的机制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但在实验的设计与分析上还存在不够严谨,逻辑性较差,表达能力不足等问题。
本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关注科学家严谨的实验设计,还要引导学生体会科学家们前后探究实验设计的逻辑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度,为后续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3.1知识目标:
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3.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中蕴涵的科学精神
3.3能力方面:
进行实验设计和试验结论的评价
教学重点和难点
4.1教学重点: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4.2教学难点:
生长素的产生、运输与分布
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
教学准备:
向光性照片、PPT
教学过程:
6.1引入:
教师展示窗口种植的金钱草向光生长图片,请学生观察其生长特点,介绍向光性,请学生思考向光性对植物的意义,并提问,为什么植物会出现向光性现象,以此引出我们的课题《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6.2环节1:
师:指出最早对向光性进行研究并得出重要结论的科学家是达尔文,给出达尔文照片和试验对象——金丝雀虉草的胚芽鞘,简要介绍胚芽鞘。介绍达尔文的试验,给出实验1和试验2,并请学生分析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并叙述试验结论。
生:自变量是有无尖端,因变量是胚芽鞘是否向光生长,实验说明,胚芽鞘是否向光生长与胚芽鞘尖端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