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高中生物教材同步人教版必修3 稳态与环境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最新教案优质课下载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2.? 阐述种群数量增长的种类和特点。

能力目标:

1、通过讨论细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2、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意识到人类活动对生物的影响,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教学难点: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五、教学方法:讨论法、探究法

六、教学思路:

首先以三个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实例引出本课的课题——种群的数量变化。学生观察细菌分裂的视频后,通过已知的一些条件,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出细菌数量变化的公式以及时间—数量曲线图,完成学案。探究活动结束后让小组代表来展示探究成果。加强对细菌数量增长情况的认识。总结数学模型构建的探讨活动,让学生对这种方法的使用更加有条理。提出现实环境不能无限制,质疑之前结果的正确性,并且通过两个例子来帮助理解。进而引出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学生按照推导细菌数量增长公式和曲线的方法,自主推导出在自然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及其公式。小结“J”曲线的成立条件,特点及现实实例等。通过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例子,说明现实生活中生物并不是都生长在环境没有限制的情况下的,而是存在环境阻力的。学习种群数量增长的“S”型曲线的相关特性,并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教学语言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教学导入

PPT展示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图片及文字;介绍图片所示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它们的共同点

同学们好,在上课之前呢,我们先来欣赏几幅图片:第一幅:这是凤眼莲,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水葫芦,它曾经被喻为“美化世界的淡紫色花冠”,但是在20世纪被我国作为花卉和饲料引入后,却成为了我国的灾难。因为没有竞争对手和天敌,它们疯狂的生长,现在已经达到184万吨这样一个重量。

下面这幅图大家就比较熟悉了,是几十年来我国人口普查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到我国人口自1952-2000年是呈现上升的趋势,同学们看到是接近直线上升了,而后面几年里由于我国计划生育国策的施行,人口增长又得到缓解。

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