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人教2003课标版《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精品教案优质课下载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师生讨论交流、学生小组讨论与教师引导启发学生层层探究相结合,将知识化难为易,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和分析实际问题等思维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定量地分析某个具体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和特点,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推理的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讨论“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意义”这一教学内容,使学生理解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
(2)在教学中,通过联系生产、生活等实际,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关心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2学情分析
1.能量流动是在学生基本掌握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并初步了解生态系统三大功能后学习的,在高考中常与生态系统的结构,物质循环,稳定性一起综合出题,以大题考察为主,因为涉及到数量关系的把握,所以这一节是本书的重点,亦是高考的难点。
2.本节内容包括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能量流动的特点和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三部分,教材内容的知识要点较易掌握,但由于该内容往往把分析和应用结合在一起,学生还是有一定的困难。
3.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课件以及微课形象说明能量流动过程的传递特点和计算方法,同时结合必修一第五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关知识,对于理解能量的来源和去路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3重点难点
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
运用能量流动的多媒体课件,以草原生态系统为背景,以兔食草,鹰食兔的过程为核心问题,引导学生层层探究,形象地演示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流动关系,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一个营养级的能量来源和去向,进而掌握能量流动的特点。
2.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
在能量流动过程的教学中实际已经渗透了能量流动的特点,因此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探究得出能量流动的特点,再运用实际的例子(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过程),通过分组讨论、教师引导启发等教学手段,并在其间贯穿生活实际中的例子,加深学生对“能量流动的特点”的理解。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温故而知新 ﹨l "#####" 评论
1.生态系统的概念: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2.生态系统的结构
3.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1)食物链
①食物链的起点一定是生产者,后面的营养级是消费者。
②次级消费者在食物链中属于第三营养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