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人教2003课标版《全章复习与测试》新课标教案优质课下载
2.1 知识目标 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举例说出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阐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2 能力目标 尝试运用系统方法分析生物学上的问题。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3 教学过程
3.1 一首诗,引入复习 刚好一场春雨于昨夜到场,此刻林花谢了春红,这个季节能应景的生物学知识非“生物与环境”莫属,“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风十里,不如你。”重温人教版必修三本书的主线:分子水平→细胞水平→个体水平→群体水平,侧重群体水平的复习,体味生物学中的诗与远方。
3.2 诗词串,带动复习 能通过例题说出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等概念,并理解它们依次相互联系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体会人教版必修3《稳态与环境》中的生态系统的“稳态”。
3.2.1 悟以往 问题情境:谚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让学生描述食物链,说出食物链的成分与生态系统的成分区别,食物链的长短对能量流动的影响,某一种生物的数量变化引起其他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变化,加深“结构决定功能”的观点,强化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概念。
3.2.2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教材写到“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问题情境:为修复长期使用农药导致有机物污染的农田,向土壤中投放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复合菌剂。“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菌剂增加了土壤中的物种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菌剂促进了土壤中的物质循环。“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保证。目之所及,脱口而出“杏花春雨江南”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演替中,也有“稳态”。让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概念温故知新。
3.2.3 辅车相依 胡适先生说:“凡是有大成功的人,都是有绝顶聪明而肯做笨功夫的人。”实验是通往真理的必经之路,尝试千万次,有或无结论。科学的思维方式,探索的执着之志。生物学中实验的考查,无不是对科学家们的致敬,也是后生的继承。群体的实验考查包括调查方法,取样方法,计数方法等。问题情境: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调查机场飞行跑道及场内小路旁草地中蜗牛的种群密度;海拉细胞的计数;调查蓝藻、绿藻的种群密度。科学的统计方法,科学仪器的合理使用,解决实际问题,形成严谨的生物学思维。
3.2.4 积小成大 构建出完整的生态系统的概念模型,用于分析综合题。问题情境:(1)鱼塘大量投饵后,水体常会出现有害的硫化物,这些硫化物最可能是饵料中的 什么物质分解产生的?(2)实现了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同时,鱼塘富营养化水还为水稻生长提供了一定的什么元素营养?(3)为调查稻田害虫的发生状况,可采用什么方法,分别统计各种害虫的种群密度?(4)出现藻类水华的鱼塘尾水流经稻田后,藻类数量大大减少。从生态学角度分析,藻类数量减少的原因是什么? 最后从分子水平→细胞水平→个体水平→群体水平将知识点衔接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4 教学反思
人教版必修3《稳态与环境》在“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一章的尾声处有这样一句:“生命是什么?这是一个古老而又充满哲理的问题。”用经久不衰的古诗词带动复习,让生物学的知识与生命现象融合,让学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根据已有的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形成概念图,利于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