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人教2003课标版《科学·技术·社会恢复生态学及其应用》教案优质课下载
能力目标: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学会分析表格得出结论;提高学生语言组织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身边环境变化,认同我国实施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的政策;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3.教学过程
3.1?联系实际?创设情境?
?展示学校河对面那块地近几十年的变化情况图片,从现在的工地回顾去年的小森林,以及十几年前绿油油的稻田,倒叙式形式引起学生的心灵共振,再把视野扩大到我国的其他地区,播放“黄土高原”的视频,让学生看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做提出在2003年1月20日颁发《退耕还林》条例,设疑:退耕就能还林吗?退耕还林背后的自然规律是什么?
3.2??改变顺序??帮助理解??
因为学校位于城乡结合部,学生对于弃耕农田上的演替比较熟悉,而对裸岩上的演替比较陌生。因此在处理两个知识点是依据从熟悉到陌生,从浅入深的原则调整了课本教学顺序。
3.3 ?结合表格?问题教学??
弃耕农田上演替是学生熟悉的现象因此教师先从弃耕农田上演替讲起。教师提供弃耕农田上演替过程中的植物变化种类表1;阳光充足下,不同植物的生长速率表2(见文末),为了让学生理解演替过程中,群落内部的变化教师设计了如下问题: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1)如果人们不再种植庄稼,这块农田先长出草,为什么?种子是哪里来的?(2)草生长出来后,会长出什么呢?(3)既然草本植物最先占了优势,为什么会给灌木、乔木可乘之机呢?(4)乔木出现之后,还有草本和灌木吗?乔木又怎么在竞争中占了优势呢?(5)从上面可以看出农田弃耕后,植物的种类不断增加,那么动物的种类呢?这个地区所有动物、植物、微生物共同构成什么?(6)弃耕农田最终都会演替成森林吗?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裸岩上的演替:(1)为什么裸岩阶段地衣先于苔藓出现?(2)地衣的这一特性有何实际意义呢?(3)后来苔藓植物就出现了,那么苔藓植物为什么能取代地衣?(4)裸岩上演替形成森林影响因素是什么?
设计目的: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过:“问题是思维的心脏。”采用问题式教学的方法,通过教师问题的设计,借助多媒体技术,利用课本图片,结合学生的见识,问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不断训练学生的思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事物发展的规律,通过大量的表格数据启发学生,教学生学会分析表格得出结论,使课堂教学深入浅出,教学实践也证实这种方式学生学习起来感觉很轻松。
3.4?视频比较??过渡自然??
由弃耕农田上的演替过渡到裸岩上演替时,通过“被火烧过的草原视频”与“夏威夷岛上基拉韦厄火山爆发”情景的比较,引入裸岩上的演替。为了加深学生的感受与理解,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
(1)被火烧过草原第二年会出现什么景象?能用一首诗来描绘该现象吗?(2)为什么第二年会长出草?(2)火山溶浆经过的地方还能找出草吗?(2)那地方又是怎么形成今天夏威夷漂亮的景象呢?
设计目的:不仅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还能让学生从视觉上感受两者的不同。过渡自然可以使上课具有艺术性和欣赏性。
3.5??例子入手 总结概念??
在概念教学上,先是展现现象,再通过讲解比较,总结概念。在本节课中有演替、初生演替、次生演替三个主要概念。
??总结演替概念过程:从弃耕农田上的演替上的过程可以得出:随着时间的推移,从以草为主的群落被以乔木为主的群落所替代的过程。让学生自己总结概念。
比较式教学总结初生演替、次生演替概念过程:先回顾裸岩上演替和弃耕农田上演替的过程再通过图片分别展示初生演替的例子和次生演替的例子,得出不同点是初生演替是从无植被的地方开始、次生演替是在有繁殖体的地方通过表格比较初生演替、次生演替的不同总结概念。
??设计目的:伟大的先贤毛泽东曾云:“只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例子、图片等方式得出概念,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可以让学生清楚概念的由来,加深对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理解,巩固对概念之间的区别,培养学生通过比较获得信息的能力。
3.6??生活案例?? 升华知识??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最后,可以设置一个环节“群落演替跟我有关吗?”学生通过讨论思考生活中有没有什么案例跟群落演替有关呢?在学生七嘴八舌的发言中,教师可以再举些例子。
?? ? ?例1:教师展示漫画:被踩踏或未被踩踏的草坪。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为什么被践踏的地方草长得少,让学生思考:践踏草坪对生态环境有啥危害?教师启发学生思考,教师总结:爱护环境,不随意践踏草坪。
例2:让学生自己搜集生活中的保护环境的实例,拍照片和宣传片,号召更多的人保护环境,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群落的演替有着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