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七年级下册《第二节细菌》新课标教案优质课下载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细菌的发现过程。
2.能够从大小、形态、结构、生殖等方面描述细菌的主要特征。
3.通过与动、植物细胞比较,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动、植物细胞比较,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2.通过对细菌营养方式的推测,培养学生科学推断能力
3.通过制作细菌模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了解细菌的发现和巴斯德实验,体会科学的探究精神,认同科学的发展
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
2.认同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3.通过了解细菌战,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细菌的形态、结构特点
2.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
教学难点:
1. 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
2.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
3.细菌分布广泛的原因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容易对新事物产生兴趣,并且抽象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有了初步的提高。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通过多媒体演示、动手制作模型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难度,最后通过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细菌的知识体系。学生在学习了第一节内容后,对细菌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紧接着教材通过直观的文字和图片介绍细菌的发现、大小、形态结构和生殖等,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但通过细菌与动、植物细胞比较,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推断。
三、教学依据及指导思想本节课的构思是依照课标,主要从细菌的大小、发现、形态、结构、生殖等方面介绍细菌。学生对细菌并不陌生,在讲细菌的大小,形态和生殖等方面时,采用直观的图片、视频等方式形成视觉冲击,在讲解细菌的结构时,让学生结合教材自学,小组活动作模型,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突破本节课重难点。
实验法、讲授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资源:希沃课件、学生提前培养好的菌落、超级粘土、活动记录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