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必修1分子与细胞《细胞膜和细胞壁》优质课教案下载
②能叙述处生物膜的基本组成;
③了解科学家们在探索过程中所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分析科学家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阐述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
情感目标:①使学生树立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辨证观点?
②领悟到科学家们实事求是的严谨科学态度;
= 3 ﹨ GB3 ③ 培养严谨的推理和大胆想象能力
= 4 ﹨ GB3 ④ 体会到科学研究设备的进步对科学研究的强大推动力。
【重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以及其中的经典实验。对科学探究过程的分析,如何体现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
【难点分析】
= 1 ﹨ GB3 ① 本节在探究细胞膜中脂质分子的排列方式实验中,实验现象形成的原因;
= 2 ﹨ GB3 ② 探讨在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提问法
【教学时间】
10分钟
【教学过程设计】
师:同学们,通过我们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生物膜会具有选择透过性呢?这一定和生物膜的结构有关吧?那又是怎样的结构赋予了生物膜如此神奇的功能呢?好,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着科学家们的脚步一起来探究一下这个奥秘。
师:嗯,是的,在19世纪末,科学家尼克森在进行了上万次实验后发现:脂溶性的物质要比非脂溶性的物质更容易透过细胞膜,根据相似相容原理,他大胆地提出:膜是由脂质构成的。
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其他的科学家怀着这样的疑问,继续进行探索。到了20世纪初期,科学家们从红细胞中将细胞膜分离出来,进行化学分析,证明了: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
师:现在我们探究出膜的主要成分了,那么接下来,我们是不是就应该探讨一下这些成分在空间上是怎么排布构成生物膜的呢?
师:在1925年,荷兰的两位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出脂质,并将这些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开来,科学家观察到单分子层的面积恰好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大家说,这样一来可以推断出什么来?
师:对!这样我们就可以推断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现在我们已经弄清楚了脂质分子的排列,那么组成生物膜的另一种成分蛋白质呢?它和脂质之间又是怎样的一种位置关系呢?后来,有学者推测脂质分子两边各覆盖着蛋白质,到了50年代,电子显微镜诞生了,罗伯特森用它看到了细胞膜暗—亮—暗的三层结构,(接着,又在其他科学家的研究之上罗伯特森大胆地推测生物膜的蛋白质—脂质—蛋白质这样的三明治模型,并认为它是一个静止的结构,大家认为这一模型有什么不足?这个模型不应该是静止的,这样一来变形虫的运动、白细胞吞噬病原体等一系列现象就没法解释了。
师:罗伯特森凭什么推测生物膜暗—亮—暗的三层结构就是蛋白质—脂质—
蛋白质呢?这是因为蛋白质表面不规则,对电子进行的是漫反射,而脂质的表面比较光滑,反射能力强,因此看起来较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