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苏教2003课标版《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最新教案优质课下载
1.通过对“人的性别决定”与“人类红绿色盲”的学习,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世界观,能在实际生活中树立尊敬生命、尊重他人隐私、理性看待遗传病的生物学观念。
2.通过对人类红绿色盲的家庭遗传分析,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发展理性思维,认识性别与染色体的关系、理解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并锻炼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去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能力。
3.通过情景的构建,用现实世界中出现的问题促使思考,针对特定的生物学问题,培养观察、提问、设计方案、实施方案以及结果的交流与讨论的能力。
4.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与生物学科思想,能对“遗传基因来源于谁”等话题作出理性解释,辨别迷信和伪科学;主动向社会他人宣传相关的遗传知识。
三、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人的性别决定方式和人类红绿色盲的家系遗传特点,难点是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图解和逻辑推理。
四、教学方法
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合作学习模式。
五、教学过程
(一)性别决定
情景导入:播放视频,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一个情景:婆婆说儿媳妇怀孕后爱吃辣的,怀的肯定是女孩。邻居说,看她儿媳妇肚子尖尖,铁定是男孩,谁的说法对?生男生女谁做主?
由于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比较感兴趣,并在初中时已经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比较容易得出结论:人类的性别是由染色体来决定的。教师在此指出染色体的种类分为常染色体与性染色体,人类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的不同而决定的,同时展示男女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以及人类的性别决定过程。
设计意图:以日常生活的相关情景问题为切入点,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本课的内驱力,还能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社会责任等相关学科素养。
(二)伴性遗传
1.伴性遗传的概念
位于性染色体上具有遗传效应的基因,是随着性染色体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因此这些基因在遗传上总是会和性别相关联,这就是伴性遗传。回归教材,教师组织学生一起总结伴性遗传的概念。
2.认识人类红绿色盲症
视频播放动画,讲述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症的小故事。学生观看视频,并说出从中获得的启发。
设计意图:以故事为情境,讲解红绿色盲的发现史,有利于学生构建生命观念。道尔顿对心中的疑惑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最后发现了色盲症。道尔顿的这种认真的态度、敢于质疑的精神是学习生物的核心素养之一。该故事是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质疑精神的重要素材。
教师展示红绿色盲测试图片,活跃课堂气氯,并引出红绿色盲的概念。课件展示色盲患者和正常色觉的人看到的植物图片和交通信号灯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告知学生:红绿色盲虽然会给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带来不便,但不属于非常严重的不宜结婚和生育的遗传病。
设计意图:让学生客观地认识红绿色盲,并给“遗传病的咨询和预防”埋下伏笔。
3.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
课件展示红绿色盲的遗传家系图(图1),并设计问题串:①红绿色盲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Y染色体上?②红绿色盲基因是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
学生思考,小组讨论,请学生进行分析回答。教师展示X和Y染色体的结构图(图2),并作出说明:红绿色盲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b)控制的,Y染色体由于过于短小,缺少与X染色体同源区段而没有这种基因,红绿色盲基因的等位基因(正常基因B)是显性基因,也只位于X染色体上。
最后师生一起总结出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