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基因突变》公开课教案优质课下载
“基因突变的概念”也是本章知识承前启后的重要环节。学生已在第二节学习过“DNA的结构和DNA的复制”,第三节学习过“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对于基因的知识有了初步认知。本节讲清基因突变的概念,又为下一节中学习“人类基因遗传病”奠定基础,有助学生从分子水平深刻理解生物的变异。
在《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上,“基因突变的概念”一直作为重要考点单独列出。实际教学中,这个概念过于抽象,学生理解困难,一直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明基因突变的特点和原因。
(2)说出基因突变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从生物学角度对基因突变做科学的了解,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基因突变的概念、特点及原因。
教学难点 基因突变的意义
●教学策略
这节课重在引导学生从分子水平上理解基因突变的含义。授课教师精心构思,以多媒体辅助教学,针对高一学生特点,采用分组讨论探究的方法,借助图片,巧妙设问,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学会思考和分析,深刻理解概念的内涵。
●教学设计
1.关于课堂核心主题的策略解决
苏教版必修二课本对基因突变的概念描述如下(第77页第一段):
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等。
对此学生的常见问题有:
如何理解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为什么基因突变能导致新的基因产生?这和第三章第三节中的染色体结构变异(缺失)有什么区别?……这些都需要教师找到有效的教学策略解决。
对于这段内容的处理,目前主要是以下两种教学策略。
策略一:活动导入的情景教学。比如英文单词阅读错位的体验活动,比如传悄悄话的小游戏……这种方式课堂导入生动,教学气氛活跃,但对于基因突变的概念理解并没有实质性的推动,教师还是按部就班从镰刀形细胞贫血症讲起。策略二:小组合作的模型构建。学生分为二到四人一组,利用教师提前准备好的DNA的教学模具,亲手操作,体验碱基变化的可能性及结果。这种方式确实让学生对基因突变的概念实质理解加强,但课前需完成大量模具的准备和发放工作,且课上活动耗时较多,在日常教学中往往条件限制,不够实用。
在这节课上,授课教师尝试重新构建教学程序,以美国学者Ogle的K—W—L教学模式为指导,开门见山,直接破题,借助几张简单的图片,采用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启发学生自主思考,最终顺利完成教学目标,获得了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2.《基因突变》教学的回顾
2.1开门见山,以图破题。
教师在导入时没有过多渲染,也没有按常规开始介绍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而是从学生学习过的、极为熟悉的知识开始提问。
学生在屏幕上看到的是最简单的画面:熟悉的染色体,一条染色体臂上标记了黄色的位点。教师直接点题:同学们,上一章我们已学习过染色体变异,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另一种可遗传的变异《基因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