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苏科2011课标版《第2节传染病的预防》公开课教案优质课下载
利用生活中的事例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以及预防措施。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1、制作本节课的课件。
2、准备乙流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本节新课。
传染病及其预防。
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 毒、寄生虫等生物。 讨论:
1、每年,特别是春秋季节,人们都会警惕一些传染病的流行,最近,你知道哪些传染病对人类影响较大吗?
2、你的调查表中有哪些是传染病?哪些 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
3、这些传染病有什么共同特点?什么是传染病呢?
引导:提问:分析传染病的最大特点是传染性,是什么在人和人或动物和人之间传播呢?
归纳:病原体的概念 。学生回答:流行性感冒。
(学生回答不一定很完整)有传染性,能在人与人之间,或 人与动物之间的传播的疾病。
学生分类疾病,哪些是传染病非传染病。 并提出各种关于传染病的问题。
学生分析讨论得出:可能是病毒、细菌、寄生虫等生物。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设疑:传染病为什么能流行?它有哪些基本环节呢?
展示:两个生活事例:乙流和甲肝。
提出问题:
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是什么?
病原体首先存在于什么人身上?
流行性感冒通过什么途径传播到健康人身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