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苏科2011课标版《第2节传染病的预防》新课标教案优质课下载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 举例说出传染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2) 列举常见的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和寄生虫性传染病。
(3)说出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运用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了解传染病的预防措施,建立正确的传染病的预防观点。通过对艾滋病的学习,学生初步形成关注社会问题习惯,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准备:
?? 1、教师准备: a、教师制作课件,学生调查当地常见的传染病和艾滋病的有关知识
b、多媒体课件;
?? 2、学生准备:? ?收集关于传染病的有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 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
学生:观看幻灯片。
教师:传染病对人类的危害竟有如此严重!能用什么办法来遏制它的传染和流行呢(提出问题)?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传染病及其预防的有关知识(导入新课)。
2、表达交流、归纳概括:
教师:a、引导学生尝试概括病原体和传染病的概念。
b、多媒体展示几种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的图片,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让学生说一说这些病原体能引起哪些传染病?进而归纳出传染病按病原体分类的三种类型(即细菌性传染病、病毒性传染病和寄生虫性传染病)。
3、体验、合作,探究新知
1)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共同分析教材54页有关资料,讨论P54页的问题1、2,并形成小组共识。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决问题。
学生:派小组代表在班上交流发言,展示小组分析讨论成果。
教师:评价学生成果,达成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