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七年级下册(2012年12月第1版)《第2节预防传染病》最新教案优质课下载
二、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对常见的传染病(如: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禽流感、肝炎、艾滋病等)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及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缺乏理性的认识;针对上述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认真思考和分析,理解并掌握教材中相关概念。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传染病概念、特点、流行条件、预防措施。2、区别病原体与传染源。
3、说出在生活中应用预防措施现象。
(二)能力目标:
1、分析生活中常见的传染病例,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病例探究获知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卫生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了解当今常见的传染病(禽流感、蛔虫病、肺结核等)
2、能正确对待艾滋病患者。
四、教学重、难点:
1、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2、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五、课前准备:
教师:布置学生调查本地区常见传染病;设计好预习测试的题目;整理有关传染病的动画、多媒体课件。
学生:完成本地区常见传染病调查;做好预习测试的题目。
六、教学课时:1课时
七、教学形式:启发引导、小组合作学习
八、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教学活动学生活动期望教学效果情境导入通过设计的一些问题引入新课——预防传染病。看图,思考回答问题,通过看图和思考回答问题,让学生对传染病有较直观的认识,导出新授课。合作学习:
(一)传染病的概念
让学生观察手足口病的动画,提问:什么是传染病?从病例中引出传染病的概念:由病原体引起,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间传播的疾病。
出示常见病原体的图片和人体常见传染病及病原体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