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鲁科五四学制2011课标版《第一节压强》集体备课教案优质课下载
“什么叫压强”是本节的主要知识点,教材根据实验结论,直接给出压强的概念。紧接着给出简单的计算例题,让学生及时学以致用,根据学到的压强公式,解答问题,进一步加深对压强公式的理解,同时,教材给出解答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规范答题的习惯,明确压强公式中每个物理量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压力大小有关,而且跟受力面积有关。
(2)能设计并完成实验,分别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3)掌握压强的概念,能写出压强的公式、单位,并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和体验,了解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压力大小有关,而且跟受力面积有关。
(2)通过实验,用控制变量法,分别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压力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关系,获得对压强概念的深入理解。
(3)通过对压强概念的理解,写出压强公式、单位,并运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善于观察生活等科学素养。
三、学情分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力学的基础知识,并学习了三个重要的力,重力、压力、摩擦力,这些知识都是本节内容学习的认知基础。初中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也具备了较强的独立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尚未成熟。在学习摩擦力的过程中,已经运用到控制变量这种实验方法,但是实验设计的能力仍有待加强。对实验现象的记录与描述不够准确严谨。对于压力作用效果,学生存在一种思维定势:压力作用效果明显,是因为压力大。这也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所在。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及其教学策略
(1)教学重点:压强概念的形成过程。
(2)教学策略:通过观察和体验,感知压力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再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了解压力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提出问题:当压力大小、受力面积都不同时,如何比较压力作用效果?从而引入压强概念。
2.教学难点及其突破策略
(1)难点:学生对实验的设计、观察、记录与总结的过程。
(2)突破策略:让学生全程参与,做到:脑到、手到、眼到。①在老师引导下,学生思考、填写导学案,并根据导学案,进行实验设计,然后动手实验,注意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并用记录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②为了让实验探究思路更清晰,让学生先后进行两个实验。实验一:探究压力作用效果跟压力大小的关系。实验二:探究压力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关系。每做一个实验,总结得出一个结论,而不是完全把实验抛给学生,做完两个实验才一起总结。这样做有利于学生理清探究思路,也有利于老师及时发现学生在实验一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导,让学生在实验二中得到改正。实验一详细引导,实验二简略引导,做到详略得当,慢慢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目的、根据实验器材,学会自主设计实验的能力。
五、教学媒体与教学用具
教学媒体:PPT课件、教学课本
教学用具:铁钉,木板,水,气球,压强小桌,海绵,钩码,笔,书,笔筒等。
六、教法与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