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初中物理教材同步苏科版八年级下册三、气体的压强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苏科2011课标版《三、气体的压强》优质课教案下载

2.通过实验现象,使同学们了解马德堡半球实验和托里拆利实验的过程和原理。

3.了解流体的流速和压强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影响大气压强大小因素的过程,培养学生善于从生活发现物理现象并进行分析的能力。

2.通过对生活中一些简单实验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并学会从生活中寻找实验器材进行简单实验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关注周围现象的意识,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探究,善于和同学合作,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经历“估测大气压的值”的过程;2.流体的流速和压强的关系。

难点:如何组织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并设计实验。

【实验器材】

马德堡半球实验器、水、玻璃杯、薄纸片,长纸条(2张)、乒乓球、漏斗、试管、底部开孔的试管、机翼形泡沫、铁架台、细铁丝、吹风机等。

【教学过程】

(1)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

1.水杯中装满一杯水,然后用纸片盖住。把水杯倒过来,同学们猜水会不会倒出来?同学有着不同的回答。那我们试试看。把水杯倒过来后,发现纸片并没有掉落,水也并没有倒出来。同学感到很惊诧,为什么呢?这是由于纸片受到了大气的压强的作用,所以纸片被牢牢地压住,才使纸片不会掉下来。

2.把实验器材“马德堡半球”实验器向大家展示。然后将其扣在水平光滑的墙面上,挤尽里面的空气。接下来我要请一位力气较大的同学上来将它从墙面上拔下来。结果这位同学用尽的浑身的力气,仍然没有拔下来,这是什么原因呢?“大气压强!”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那位同学使出了浑身力气都没有拔下来,说明大气压强确实很大。结果我只需用一根小指头就将其挑了下来。

通过以上事例说明大气压强就在我们身边,而且很大。那么最早做这个实验的人是不是我呢?肯定不是,他是17世纪的德国的一个叫马德堡市的市长奥托·格里克最先做的,所以叫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进而引出课本中内容。

那么,大气压强究竟有多大呢?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通过实验测出了大气压的值,相当于76cm高的水银(汞)柱产生的压强,约等于1.0×105Pa, 人们通常把这样大小的大气压叫作标准大气压。通过计算可以得出,它可以支持10m高的水柱。所以托里拆利实验没有用水。

(2)估测大气压的值;

通过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将两个吸盘式挂钩相互压紧,再将它们沿轴的方向拉开师:大气压的值有多大呢?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实验来估测一下。

1.把注射器活塞推至底端,排尽筒内的空气,并用一个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2.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然后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当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说明:这种方法测出的大气压值不精确,学生思考要测大气压的值,根据压强公式P=F÷S,可先测出大气压力和受压面积。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并计算大气压强的值。现在可以用气压计来测量大气压的值。

(3)大气压的变化;

地球被厚达1000km的大气层包裹着,这么大气是不是均匀分布的。显然不是的,越往高处,大气越稀薄,所以大气压越小(高原反应的简介)。在同一地点,大气压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例如晴天气压高和雨天气压低,而且空气会由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因此,大气压常常被用来做天气预报的重要依据之一。

生活·物理·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