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三、功》最新教案优质课下载
难点:判断力是否对物体做功。☆学情分析学生知道力可以使物体由静止变运动,在物体上产生效果。☆教具和学具1.多媒体课件;
2.弹簧测力计、钩码、细绳、小车。☆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课题1.视频播放叉车托举货物的实景。
2.思考:叉车提升货物的过程中,叉车对货物用了什么力?货物有什么变化?叉车工作的成效是什么?
观看、思考。
吸引学生兴趣,引出课题。
进行新课
(一)力学中的功
1.力学中的功
2.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3.三种不做功的情况
(二)功的计算
1.功的定义
2.功的公式
3.功的单位
4.例题解析 1.板图分析、总结:
(1)分析:在叉车托举货物的过程中,货物受到一个向上的力F的作用,并且在这个力的作用下,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s,力F作用的成效是货物被举高了。
(2)总结力学中的功: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又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2.(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63页“想想议议”图11.1-2,思考、讨论后回答:为什么说力对这两个物体做了功?这些做功的实例有什么共同特点?
(2)总结力学中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 1 ﹨ GB3 ①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 2 ﹨ GB3 ② 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3)举出生活中力做功的实例。
3.(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63页“想想议议”图11.1-3,思考、讨论后回答:力为什么没有做功?
(2)讨论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冰球由于惯性做匀速直线运动,有力做功吗?
(3)总结三种不做功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