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九年级上册(2013年6月第3版)《三、功》集体备课教案优质课下载
4、能用生活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
教学重点:功的概念,功的计算公式及单位。
教学难点:机械功概念的引出和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自主学习】
活动一:比较理想机械的F、s与G、h的关系
直接用手提升物体(重G、提升h),做功多少?
不计机械自重、摩擦,(1)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
(2)定滑轮
(3)动滑轮或滑轮组
1.学生独自计算F、s.
2.组内交流:观察F、s与G、h有什么关系?
3.结论:乘积一定,应该是有意义的量——引入功
【合作探究】
活动二:什么是功
1.阅读课本P15,了解功的定义、符号、公式、单位、单位符号及单位的物理意义.读懂记住后,离开课本与同小组同学互相问答.
2.定义:__与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称为机械功,简称为功.
计算公式:__=_____;
公式中,功的符号__单位__,力的符号__单位__,距离的符号__单位__.
单位:____简称__,用字母__表示. 1__=1____
3.功的两个必要条件: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分析P15图11-28.
例:搬物品,先水平行走一段,再爬楼,再停顿,各个阶段做功了吗?
例:用力将足球水平踢出去一段距离,各个阶段做功了吗?
总结不做功的典型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