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苏科2011课标版《三、功》新课标教案优质课下载
二、教学流程图
三、课堂学习目标
1.理解功的概念,经历实验探究体验做功的过程,理解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并能正确判断某个力是否做功。
2.知道功的公式,会对有关功的问题进行简单的计算。
3.知道功的单位:焦耳(J),并能在计算中正确应用。
4.通过观察、讨论和实验了解功的物理意义。
5.通过对实例的分析,体验做功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知道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
6.了解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历史,进一步增强物理学习的兴趣,逐步形成献身科学的意识。
教材编写流程:
结合日常生活事例认识功 → 结合斜面认识功的物理意涵 → 判断是否对物体做功的方法 → 应用功研究实际问题。
四、教学重点
1.斜面实验及实验数据的分析;
2.功的概念和做功的两个必要条件;
3.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功的计算。
五、教学难点
1.功的概念建立及理解;
2.正确判断力是否对物体做功。
六、教学用具
教师用:斜面、小车、弹簧测力计、砝码、刻度尺、木块、多媒体
学生分组:斜面、小车、弹簧测力计、砝码、刻度尺、木块
七、教学过程
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目的一、课题引入 引导学生回顾已经学过的简单机械:省力杠杆虽然省力但是费距离;用笤帚扫地,手臂只需移动较小的距离就可使笤帚在地上扫过一大片,虽费力但省距离;利用动滑轮提升重物,可以省力,但要费距离。这说明了省力的机械要费距离,省距离的机械要费力。
问:有没有一种机械既省力又省距离呢?这节课我们将以斜面为例来深入探究这个问题。学生分别把重力不同的饮料品放到讲台和凳子上设问激发探究热情;复习知识同时为后面的学习构建知识平台。二、功的概念从前面实验可以看出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是一个有物理意义的量,物理学中称这一乘积为机械功,简称功。
1:板书:课题 功
(1)功的定义和计算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