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九年级上册(2013年6月第3版)《一、杠杆》公开课教案优质课下载
【教学难点】能正确画出力臂。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期的学习,对实验探究方法、平衡等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天平的使用和数学中点到直线的距离作图也为本节课作了铺垫。因此,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结合已有经验去猜想、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播放视频卖菜阿姨和小胖子的对话,教师提问:这次买卖是否公平?阿姨的说法究竟对不对?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这节课就带着小胖子一起来学习杠杆的平衡条件,出示学习目标。(设计意图:视频引入,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
认识杠杆:1、出示四种工具动态图片,撬棒、羊角锤、天平、抽水机,观察它们在使用时有什么共同点,归纳出杠杆定义。(设计意图:由具体到抽象,引导学生抽象出杠杆模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185页,了解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相关概念,并把关键词勾画在教材上。(2)用一用生活中的工具,找一找支点,动力、阻力。(设计意图: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做到知行合一)。
3、通过跷跷板,回顾杠杆五要素,总结出作力臂的一般步骤。(一找点、二画线、三作垂线段、四标注)。
4、按照作力臂的一般步骤,在学案上作出图1、图2中的动力臂和阻力臂,抽样纠错评价。引导学生观察两幅图:抽水机的力臂不在杠杆上,杆称的力臂在杠杆上,如果杠杆上有刻度,力臂在杠杆上时我们就可以直接读出力臂的大小,非常方便。(设计意图:教师示范,引导学生总结作力臂的方法,通过动手操作,纠错评价,突破难点,并为后续探究实验要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作好铺垫)。
图1 图2
三: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
介绍杠杆平衡:静止不动或匀速转动,和物体平衡状态进行比较。(设计意图:新旧知识对比,明确杠杆平衡和物体平衡状态的异同)。
2、教师用杆称演示,如果要打破杠杆平衡,你有哪些方法?
(1)把称砣左右移,改变提纽位置(改变力臂)
(2)称盘中增减物体,换质量不同的秤砣(改变力的大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总结出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为下一步猜想作好知识铺垫)。
3、猜想:根据你的经验,请同学们大胆的猜测一下,杠杆平衡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四个物理量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定量关系呢?(教师板书,引导学生划去不合理的猜想)。
4、讨论设计实验方案:介绍器材(铁架台、两端配有平衡螺母的杠杆、钩码、弹簧测力计),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的带领下,讨论并制定出实验方案。讨论方案时注意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采用什么办法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杠杆平衡时需要测量和记录哪些物理量?
(设计意图:目前学生对方案的设计还有些困难,让学生带着两个问题去讨论使方案设计更具针对性,减少随意性)。
分享实验方案:老师根据学生展示的实验方案引导学生补充和完善。
实验前温馨提示:
(1)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不挂钩码的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实验中每个钩码的重力为0.5N。
(3)本次实验只研究杠杆在1个动力和1个阻力作用下的平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