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人教2011课标版《第2节声音的特征》优质课教案下载
3.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2.通过实验探究活动,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
2.感受自然界声音的美妙与有趣,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教学内容由“音调”“响度”和“音色”三部分内容组成。本节课的教学,应该通过学生自己的听、看、想、做等探究过程,使学生体验声音的特征,并能在实际中分辨这些特征,不宜过分强调概念的记忆与辨析。相对来讲,本节课的重点是声音特征的三个要素及其影响因素,教学难点是响度与音调的区别。
三、教学策略
教材中“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和“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两个实验让学生小组合作运用乐器探究较为简单,但能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探究物理问题的兴趣。音色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但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教学中应尽量让学生体验。可设计游戏使学生切实感悟到不同的物体发出的声音,即使音调相同、响度也相同,还是有区别的,有各自的特色。因此对于本节内容的教学,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探究、讨论、阅读和交流等,以提高教学效率。
四、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吉他(各小组一把)、笛子、小鼓、小擦、音乐磁带(录有钢琴音阶、蚊子声、黄牛叫声、音调较低歌曲和较高歌曲音乐片段)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一)上课后,先请另一老师在教室外呼“上课”指令,因学生听出不是本堂老师的声音,所以不会呼“起立”。稍作时间间隔后,物理老师教室外呼“上课”,值日学生听出老师的声音呼“起立”……老师提问:“第一次听到有老师的声音为什么不呼‘起立’啊?”由此引入本节新课。
(二)活动:“小小音乐会”:各小组使用准备的乐器发出声音,学生注意倾听并回答问题:“听到的这些声音从感觉上有哪些不同?”(老师将学生的不同感受板书)
学生辨别两位老师的声音
学生小组合作使用乐器发出声音,小组以生活经验为基础对听到的声音做比较从学生最常见的体验入手,引出物理问题,体现从生活到物理的课程理念。激起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在体验中比较和总结,在认识物理概念之前先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新课教学一、音调
老师组织学生听两首音调差异明显的歌曲片段——杨洪基《滚滚长江东逝水》和云朵《云朵》,获得直观感受。再组织听钢琴音阶1 2 3 4 5 6 7 ⅰ,引导学生将听到声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得出听到的这些声音共性是“高低的不同”,老师提出:物理学中,将声音的高低不同,用“音调”来描述。
学生活动:
用乐器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并在发出不同音调声音时观察发声体的振动情况有什么不同。老师巡视并指导。
老师组织学生分享体验到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