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运用“What subjects do we have …?”“We have...”询问学校的课程。教学难点是准确把握“subject, Chinese, today”的重音位置。
四、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单词卡、人物头像、表演用的头饰、小记者证、话筒等。
五、教学过程
1.课前热身
教师播放歌曲“We have a music room.”,师生跟着节奏边唱边拍手。
[设计意图]师生热情的问候,活跃了课堂气氛,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轻松活泼的歌曲迅速将学生从思维游离状态调整到英语学习中来,既复习了已有的知识,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2.新课学习
(1)教师呈现课题“Unit 1 School Life Lesson 1 We have Chinese.”让学生整体感知。呈现课题的过程中教授单词“Chinese”。
[设计意图]通过课题的揭示,让学生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
(2) 教师呈现第一单元主情境图,介绍课文背景,提出问题“Who is this boy? ”引导学生观看课文动画并回答“He’s Tom, a new classmate. ”同时教授单词“classmate”。
[设计意图]借助单元主情境图,帮助学生了解课文背景;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课文动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促使学生主动获取语言知识。
(3)呈现Tom与Jenny及Li Ming and Danny课间交流的插图,提问“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学生观看动画后,自由交流答案。之后出示选项:A. They are talking about rooms in school. B. They are talking about subjects at school. 并教授新单词:subject。
[设计意图]教师的问题“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主题。由此既发展了学生探索性思维,又激发了其对学习课文的兴趣,发展了学生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
(4)再次呈现Tom与Jenny在课桌前交流的插图,教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What does Tom ask? What does Jenny answer? ”观看动画。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板书“What subjects do we have this afternoon? We have Chinese and PE. ”同时教授单词“PE”。师生交流:“Do you like PE? What can you do at PE class?”之后询问学生:“Does Danny like PE? How do you know that? ”引出最后一副插图,学习并板书“We have PE today. ”教授单词“today”。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问题“What does Tom ask? What does Jenny answer?”进一步挑战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追问的问题“Does Danny like PE?”文本中并没有直接的答案,无形中培养学生用逻辑思维来推理的能力。
3.巩固练习
(1)教师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听音跟读模仿课文对话。
[设计意图]纯正的语音、语调感染、熏陶着学生,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引起学生的朗读欲望,激发他们的表现欲。
(2)教师请学生自读课文。
[设计意图]学生在自我训练朗读中加强了对文本的记忆,增强了对英语的兴趣和信心。
(3)教师依次呈现课文图片,引领学生梳理文本,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在与学生回忆过每幅图片之后分别提出问题“What else will children say? Tom will say...;What else can Tom ask? Suppose, they have four classes this afternoon,what else can Jenny say?;What else can Danny say?”鼓励学生观察图片,发挥联想,借助已有知识储备,猜测人物语言,丰富文本内容。
[设计意图]梳理文本,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适时设置疑问,引导学生展开联想。通过联想,扩展学生思路,既拓展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又提高学生语言学习的效率。并且为下一环节奠定了基础,提供了资源。
(4)教师让学生在小组内分角色表演对话,在此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展开想象,按各自的理解进行编排,在此基础上教师请学生到台前合作表演。
[设计意图]表演课文,是学生特别喜欢的活动。学生们充分利用课堂这一舞台自导自演,在表演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头饰的运用更创设了逼真的情境,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在这相对真实的情景交际中逐步由“读”文本,上升到“说”语言,在这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路边鼓掌的那个人。
(5)教师设计游戏:猜一猜。教师先与一位学生进行示范,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教师选择当天的一门或几门课程,把课本藏于身后,运用“What subject(s) do we have...?”询问,学生运用“We have...”来猜测,猜中后,教师展示所藏课本,并说:“We have...”同桌操练之后,教师在班级中随机挑选两组学生进行合作展示,之后邀请一位学生与全班同学互动展开这个游戏。
[设计意图]游戏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大脑一直处于积极活动的状态,在快乐中不知不觉地巩固了本课所学知识。
4.语言运用
(1)呈现情境图片:Tom在操场上和同学们踢足球,一位小记者正向他们走去,激发学生们参与校园访谈的欲望。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语言支架,小组合作角色扮演Tom、school reporters,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校园访谈。语言支架如下:
Reporter: Hello, 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