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人教2003课标版《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新课标教案优质课下载
三、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地位
本课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导”和“百舸争流的思想”两课内容的提炼和升华,进一步明确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要求学生知道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三大基本特征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带有绪论的性质,起着引领和导入的作用,为本书第二、三、四单元的教学做铺垫。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识记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大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理解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运用19世纪中叶的社会历史背景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2)能力目标:通过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历程和基本特征,培养学生鉴别理论是非的能力,学会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通过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培养学生用发展和开放的眼光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着坚实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前提和理论来源,它是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激发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革命批判精神。
3.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大基本特征。
(2)教学难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大基本特征。
四、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已经学习了“美好生活的向导”和“百舸争流的思想”两课内容,对《生活与哲学》已有初步的认识,而且学生本身也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和知识储备,能够自主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哲学现象。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正是具有探索精神的中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
五、教学方法与教学媒体
1.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2.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
六、课程资源:学生、教师、学案、视频、网络、课件等。
七、课题类型:新课教学。
八、课时安排:1课时。
九、教学过程设计
【材料导入】
阅读材料,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会产生于19世纪中叶?
【设计意图】引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背景条件
【新课讲授】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1.产生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