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人教2003课标版《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最新教案优质课下载
教学方法:直观展示法、合作探究法、讨论归纳法、传统讲授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思路:把这个考点进行整体设计,从实际生活中提炼蕴含着实践因素、认识因素的典型事例作案例,通过案例,首先达到“个案”认识,进一步达到“类案”的认识,再进一步达到规律性认识,最后达到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自觉性。
教学过程
1、? ? 展现案例 ——创设情景——置疑激趣
据医学史记载,17世纪20年代,英国有个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迹般地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效仿,结果造成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被禁止使用。19世纪80年代,北美洲的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1901年维也纳医生莱茵茨坦发现了人的血型系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从而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
请你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知识来讨论以下问题:
(1)输血医疗手段为什么会出现,它的出现说明了什么?(学生讨论、探究并回答)
①输血医疗手段是适应治病救人的需要而产生的。这表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救人的需要提出了如何输血的问题,推动了人们对输血问题的研究,促进了人的认识的发展。这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输羊血的成功及大量受血者死亡和输人血的再次成功以及又一次输血医疗热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最终因发现血型系统而使输血问题得以成功解决,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唯一标准。
④为救人而输血,并探询输血失败的原因,直到发现人的血型系统,从而最终解决输血问题,说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为了挽救更多人的生命,我们应该积极的献血吗?(教育的宗旨,是我们期望达到的德育目标。)
2、引导讨论——合作学习——归类迁移
鼓励学生举例同类事物发展现象,如俗语中“不经一事,不长一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实践出真知”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等等,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交流、沟通、补充,使学是认识到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问题讨论——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问题讨论:判断真理性认识的标准是什么,并阐述原因。
学生1:依据多数人的观点判断。因为多数人的观点是正确的。
学生2:依据权威人士的观点判断。因为权威人士的观点专业性强,很有说服力。
学生3:依据科学理论进行判断。因为科学理论是对客观事物极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正确的认识。
学生4:进行实践,用实践的结果进行判断。因为在实践的过程中,人们把指导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比较和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
教师小结:正确的认识是指如实反映客观事物本来面目的认识,检验认识正确与否就是看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把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进行比较,而唯一能满足这一要求的就是处在主观和客观交汇点上的实践,实践是沟通主观与客观的桥梁,“多数人的观点”、“权威人士的观点”、“科学理论”都是主观的东西,尽管一定条件下,它们对实践具有反作用,但作为认识本身却不能成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只有实践才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3、及时讲解——归纳总结 ——挖掘规律
在对“个案”和“类案”的分析和讨论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对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的充分理解,使学生认识到:(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即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2)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认识对实践有巨大指导作用。
4、引申拓展——联系实际 ——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