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必修4生活与哲学《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公开课教案优质课下载
二、 教学重点难点
1、实践的基本特点
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哲学家问船夫:“你懂数学吗?”
“不懂。”船夫说。
“你的生命价值失去了三分之一,”哲学家说,“你懂哲学吗?”
“更不懂。”
哲学家感慨:“那你的生命价值就失去了一半!”
一个巨浪把船打翻,哲学家掉在河里。船夫问:“你会游泳吗?”
“不会,不会!”
船夫说:“那你的生命价值就失去了全部。”
思考: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
你是如何理解“实践”的?实践是怎么产生的?实践在认识产生过程中有什么地位和作用?这是我们这一节课要探究的内容。
【讲授新课】
一、实践及其特点
1、实践含义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42页探究框题内容,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他们把实践或是看成是适应环境的本能活动,或是看成纯主观的活动,或是割裂实践与认识的关系,都不是对实践的正确认识。
教师讲解: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要了解好实践的含义,我们就得从下面的两方面来理解:其一,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其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教师提问:大家根据对实践含义的理解,判断以下各项中属于实践的是:1.神舟十号载人航天飞行活动2.学习理论、讨论问题、研究学问3.大猩猩用树枝钩食白蚁 4.教师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