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人教2003课标版《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精品教案优质课下载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加深对实践的理解,感受实践的价值,在生活中能注重实践,努力形成知行合一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2.教学难点:实践的含义及特点
【过程(教学或学习过程)】
【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意识,包括意识的相关知识。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与意识相对应是什么?(物质),我们知道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决定意识,同时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这是辩证唯物论的重要知识内容。那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学习另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认识论的知识。
【情境一】展示我国航天工程的国际空间站计划和“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器、神州十一号载人飞船的相关信息。
思考:制定中国国际空间站计划与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器、神州十一号载人飞船,哪个是实践活动?理由是什么?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总结并讲解实践的概念:实践是指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它有两层基本含义:
①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②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对实践概念的深入理解:
①“人们”——实践的主体。②“客观世界”——实践的对象。③“物质性活动”——实践的特点。
【情境二】展示材料: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器与神州十一号载人飞船的相关报道
请学生阅读教材后思考:材料体现了实践的哪些特点?
教师点评并总结实践的特点
特点原因或表现客观物质性从实践的构成要素看:实践的三个基本要素(主体、手段、对象)是客观的。从制约实践的条件看:实践的过程、结果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主 观能动性实践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社会历史性社会性强调实践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无论是采用集体的形式,还是单个人的形式,都 是社会性的活动;历史性是强调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 的,受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探究活动】模拟央视节目《是真的吗》,分小组判断老师给出的命题哪个是真哪个是假,最后由小组代表来回答,同时还要说明你的判断是怎么得到的。
学生活动
教师引导并分析得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⑤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课堂小结】略
【巩固练习】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