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最新教案优质课下载
三、设计思想?
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基本理念。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组织教学,充分利用课本中的各种小栏目、身边典型事例、社会实践以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努力把基本观点、原理融入生活题材,构建学科知识和生活现象、理论逻辑和生活逻辑的有机结合,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独立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及社会实践能力。?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实践的含义及三个基本特点。
2.知道生产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科学实验是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
3.理解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能通过具体事例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和历史上其他哲学派别实践观的比较,提高比较分析的能力。
2.通过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的学习,全面把握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提高概括总结的能力,提高自己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深化发展认识、用正确的认识指导自身实践活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确立实践第一的观点,自觉运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指导实践,努力取得改造世界的有益成果。
?五、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教学难点:实践的特点
六、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多媒体为辅助手段,视频《屠呦呦:中国小草的力量》一例贯穿。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问题,增加生生互动的机会,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活跃课堂气氛。
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大家看大屏幕 她是谁?你认识她吗?你怎么会认识她?
生:她是屠呦呦,因成功研制抗疟药青蒿素而在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师:今天我们以屠呦呦研制青蒿素为例子,来学习第六课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二)讲授新课
要认识一个人,就看他的行动,看他做了什么。我们平常说的做、行动,在哲学上就称之为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