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教科2003课标版《2.2.1计算机的网络身份——IP地址》公开课教案优质课下载
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案例的教学对象为高一学生,高一学生思维活跃,因特网作为当今最流行、最受欢迎的传媒之一,对学生的吸引力也是相当大的。但学生平时都热衷于使用因特网的各种功能,而很少思考网络是如何联通的,在生活中也经常遇到网络故障等问题,但普遍缺乏对网络背后原理的思考,缺少解决网络故障等的知识储备与实际经验。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IP地址的概念、格式、分类。
2、能根据给出的IP地址,判断其类型及网络规模。
3、了解IP地址的管理机构,认识IP地址资源的有限性。
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类比及动手实践的基础上对IP地址有直观的认识。
2、通过实践体会IP地址在网络中的重要地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比较IP地址,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树立互助学习意识。
3、了解IP地址的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体会民族发展的危机感与紧迫感。
四、教学重点:
IP地址的概念、格式、分类
五、教学难点:
根据IP地址判断其类别、网络号和主机号
六、教学策略:
本案例的教学主要采用情境设疑法、类比法、分析求解法。首先通过一个真实的案例设置悬念:“IP地址为什么能帮警方找回绑匪?”,在此悬念的激发下,逐步引导学生理解IP地址的概念、格式、分类及其管理,并经过本节课内容的学习,找到问题的答案。
IP地址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因此在教学上采用类比法:学校的校名(易记)和户籍地址(难记),用来类比域名和IP地址;师演示通过一串IP地址直接访问百度网站,让学生感受到除了域名,IP地址也可访问网站。从而搭设支架,帮助学生理解IP地址的概念。
本节课的教学所涉及的“数字”比较多,然而这些数字都由一定的原理形成的,为了避免将教学内容变成枯燥的数字的堆砌,因此在教学中没有采取直接给出数字的灌输式教学,而是强调学生在对原理了解的基础上,利用计算机里面的软件科学计算器计算得出这些数字,或者列出表达式,从而更好地理解各个数字的形成原因。例如IP地址的分类环节,引导学生根据分类原理,分析列出A、B、C类IP地址可支持的网络数目,以及网络可支持的主机数的表达式,并通过计算得出相应的数字,从本质上理解IP地址的分类原理及判定方法。
七、教学过程:
导入:
播放一段警方破案的视频:台湾绑匪张锡铭因为玩网络游戏暴露行踪而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