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浙教2003课标版《1.1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教案优质课下载
(4)通过判断、分析与综合各种信息资源,运用合理的算法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计算思维)
(5)总结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并迁移到与之相关的其他问题解决中。(计算思维)
(6)掌握数字化学习系统、学习资源与学习工具的操作技能,用于开展自主学习、协同工作、知识分享与创新创造。(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7)对于信息技术创新所产生的新观念和新事物,具有积极学习的态度、理性判断和负责行动的能力。(信息社会责任)
【课程标准要求】
必修模块1内容标准:
(2)在运用数字化工具的学习活动中,理解数据、信息与知识的相互关系,认识到大数据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3)针对具体学习任务,体验数字化学习过程,感受利用数字化工具和资源的优势。
(6)从生活实例出发,概述算法的概念与特征,运用恰当的描述方法和控制结构表示简单算法。
(7)掌握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使用程序设计语言实现简单算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验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感受算法的效率,掌握程序调试与运行的方法。
【学业要求】
(1)学生能掌握数字化学习的方法,能根据需要选用合适的数字化工具开展学习。
(2)依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设计和表示简单算法。
【教材分析】
本节课使用的教材是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信息技术选修一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一章第一节《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本节内容是第一章的难点,介绍了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算法的基本概念和算法的表示方法。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体验了解计算机是如何一步一步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体会从实际问题到编程成果的转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科核心素养,为以后程序设计的学习打好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对象分析】
此节课的学习者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掌握了基本的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可以使用计算机处理一些实际问题,例如:利用计算机对文字、图片、多媒体信息的处理、网络与APP的使用。学生具备接受更深层次知识的能力,思维能力已接近成人,他们较高的学习自觉性,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并已经形成较强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学生在高一下学期的数学课上学习了流程图的部分内容,但大部分学生对于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流程图来描述算法还不是很熟悉;在程序设计方面,只有极少数学生在小学、初中接触过scratch编程,大部分学生仅听过,还不了解了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和解决方法,动手实操能力及归纳总结能力还有待提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了解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
(2)初步学会使用流程图表示算法;
(3)初步接触并了解Python语言。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践体验,掌握计算机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步骤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