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五年级上册《月迹》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下载
2、品味文章语句,揣摩在表达意义上的作用。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1.文章以“月迹”为题,写的是童年的一个中秋之夜追寻月亮的往事。月亮本是可望不可即的,人人得而见之,却又捉摸不到。这一份奇妙的感觉,让人对月亮产生了无限遐想。偏偏作者以一个小孩子的口吻娓娓道来,充满了童趣和幻想。“月迹”本来的意思应该是月亮的印迹,而月亮在课文中又是美好事物的象征,用“月迹”作题目,实质上是暗示美好的事物所在的地方,非常含蓄,具有象征意义,阅读时要用心去感受。
2.《月迹》是贾平凹1982年出版的第一本散文集《月迹》中的一篇,也是他早期散文的代表作。散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形散而神不散”,你能从这篇文章中体会到散文的这一特点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1.请同学们回忆与月相关的文学作品或古诗句。
学生背诵
教师: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与月相关的散文,看看文中的孩子们是怎么去寻月的?又获得了那些认识?
2.学生介绍作者:
贾平凹,1952年生于陕西省丹凤县一农民家庭。父亲为其取名贾李平,后图口音方便,便喊他为平娃。陕西话中,娃凹同音。从西北大学毕业后曾在陕西人民出版社担任过编辑,后调到西安文联从事专业创作。著有小说小说集 《商州散记》、《天狗》 ; 长篇小说 《浮躁》、《废都》;散文集《月迹》、《心迹》、《爱的踪迹》等。
3.检查字词(略)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教师:散文在结构上看似自由,但文中都有一条线索将文章的材料组织起来。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孩童们寻月的过程是怎样的?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心理有了怎样的发展变化?
学生自行讨论并回答
A、时间——中秋的夜里;地点——“中堂里”,“院子里”,院子外;人物——奶奶、我和弟妹;事情——盼月、寻月、议月。
B、屋中之月——院中之月——沙滩之月 寻月——赏月
C、过程:镜中看月——院中望月——杯中“饮月”——河中寻月——眼瞳见月——沙滩议月
孩子的心理: 失望——争执 —— 人人拥有 —— 处处都有——竟是这么多——满足
小结:寻月的过程正是童心升华的过程,是寻找美的过程。
(要求学生能自圆其说便可,不强求唯一答案)
2.品味语言:说说文中你最欣赏的句子,并谈谈你喜欢它的原因。
(三)深入研讨课文
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的形式,对课文内容进行小组讨论和质疑。
分组讨论课文内容
预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