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哲学的基本问题》课堂教学教案教学设计(统编人教版)下载
第三目“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教材通过相关链接、阅读与思考等内容,介绍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不同以及各自的基本形态,阐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分歧、对立和斗争都来源于对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认知不同。
二、教学目标
1.知道哲学的基本问题,了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原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根源所在。
2.能够结合实例阐述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能够列举不同的哲学家对思维和存在关系不同的理论表达,学会用哲学基本问题的观点分析问题。
3.通过对本框内容的学习,了解哲学发展的历史,深刻领会对思维和存在关系的不同认知会形成不同的哲学观点,自觉做到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哲学的基本问题
教学难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
四、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用恩格斯的观点导入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引入新课。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总结分析:在恩格斯的论述中,思维指什么、存在指什么、两者是何种关系、又如何相互影响?不同的哲学在两者关系的认识上有何不同?这些都是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学生探究:从实际生活中举例说明思维指什么、存在指什么。
教师可针对学生列举的内容进行归纳分析,使学生对思维和存在有正确的认识。
可以用一首王安石的诗举例说明:
北陂杏花
(宋·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王安石从1070年(熙宁三年)到1076年(熙宁九年),两次拜相,又两次罢相,最后退居江宁,寄情于半山。罢相之后,他虽被迫退出政治舞台,但仍然坚持自己原有的改革信念与立场,积极倡言“天命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一“纵”,一“绝”,呼应紧密,激浊扬清,掷地有声地表明他的政治立场与人生操守。在王安石看景写诗时,一池春水、杏林、嫣红的杏花、绿水中妖娆的花影都是客观存在,王安石赏花时的心情、感受则是思维。我们在读这首诗时,诗又是客观存在,王安石托物言志表达出的刚强耿介的个性和孤芳自赏的人生追求所引发的我们的情感、思考又是思维。
或者用中国的绘画、书法、戏曲和西方的雕塑来说明:
唐代大书法家张旭见公孙大娘剑器舞而悟书法,剑器舞的状态有杜甫诗《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可说明:“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舞剑为客观存在,观舞的悟为思维,创作出的书法又为客观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