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九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十章 解直角三角形 解直角三角形 20.5 测量与计算 仰角与俯角》获奖说课教案教学设计
本课的教学方式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历出发,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受仰角和俯角,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提高数学直观、数学建模的核心素养.
教学手段:交流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目标 1、了解仰角、俯角、水平距离等与测量有关术语,能根据题意抽象出几何图形,并能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在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抽象几何图形的能力
3、体会方程、数形结合思想在解直角三角形中的应用,逐步提高数学抽象和数学直观的核心素养 教学重点:准确标出相关数据并画出示意图,能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题意抽象出几何图形,解直角三角形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形
成
概
念 1. 定义
如图,人在观察事物时,眼睛所在的位置叫视点,与水平面平行的直线叫水平线,在视线与水平线形成的角中,视线在水平线上方的角叫仰角,视线在水平线下方的角叫俯角.
注意:
仰角与俯角都是视线与水平线形成的角
一点(视点)两线(视线、水平线)
2. 如图,
(1)测绘员在楼顶A处测得电线杆CD底部C的俯角是37°,此时,视点为 ,视线为 ,水平线为 ,则俯角 =37°
(2)若测绘员从C看A,此时视点为 ,视线为 ,水平线为 ,
则仰角 = °
根据自己的经历和认识,思考仰角俯角的含义
学生自己总结仰角俯角形成的条件
初步认识仰角俯角,感受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的仰角俯角的几何图形
理解仰角俯角定义,在实际问题中准确标注仰角俯角,进一步理解定义
(二)
例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