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第六章 一次方程(组)和一次不等式(组) 探究活动 行程问题探究》最新教研教案教学设计(沪教版六年级下册)
教学难点:等量关系的确定.
二、制定依据:
1.教材分析:
《行程问题探究》是六年级第二学期教材第六章的探究内容,在本章6.4(2)这一课时中,通过一道例题对环形跑道问题进行了简单分析。考虑到学生特点,直接讲解课本内容难度过大,因此本节课梳理出行程问题的基本题型和拓展题型,为下节课课本内容的讲解做好铺垫.
2.学生分析:
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过直线型的行程问题,在6.4(2)这一课中第一次接触环形跑道问题. 另外,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行程问题习惯于算术方法解答,这可能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产生阻碍.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引入
1. A、B两地相距400米,甲、乙二人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70米/分钟,乙的速度是65米/分钟,经过多长时间二人相遇?
2. A、B两地相距400米,甲、乙二人分别从A、B两地出发同向而行,甲在乙的后面,甲的速度是70米/分钟,乙的速度是65米/分钟,经过多长时间甲追上乙? 口答
复习行程问题的基本模型,巩固解题的基本方法. 生活探究
3. 小明、小杰二人同时从金色西郊城出发前往学校,5分钟后小明发现数学书没带,于是返回金色西郊城拿书,并立刻返回学校,结果两人恰好在35分钟时同时到达学校。已知小明的速度比小杰速度的2倍少30米,求二人的速度各是多少? 小组合作完成 较为复杂的行程问题,给习惯于采用算术方法解答行程问题的学生设置障碍,引导行程问题的解题关键:画图. 知识迁移 4. 小明、小杰二人在学校操场上练习竞走,学校的操场是一个400米的环形跑道,小明、小杰二人同时在同一点同向前进,小明的速度是150米/分钟,小杰的速度是130米/分钟,经过多长时间小明第一次追上小杰? 口答 将直线型的行程问题过渡到环形跑道问题,引导学生观察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能力挑战 5. 小明、小杰二人在学校操场上练习竞走,学校的操场是一个400米的环形跑道,小明、小杰二人同时在同一起点背向而行,小明的速度是150米/分钟,小杰的速度是130米/分钟,经过多长时间二人相距50米? 小组合作完成 在掌握基本方法之后继续探究,提升能力. 小结 归纳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归纳行程问题的解题步骤. 作业 行程问题练习 教学设计说明及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从每一个学生日常生活中所常见的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入手,考察学生对行程问题的理解程度与掌握情况,而这些实例多来源于生活,使学生领悟到数学源于生活,又能为生活服务的真谛。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探索与创新精神,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是数学教学发展性领域目标之一。所以我在教学《行程问题探究》时,不是把书本知识强加给学生,而是通过复习巩固——引导学生理解行程问题概念——在举例证明、实验验证中,归纳与小结出行程问题的规律,所以整个教学活动,不但使学生掌握了解题的基本步骤,而且学生的参与意识强烈,思维活跃,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虽然学生们在归纳过程中有些数学语言的运用还不太准确,但在自主学习宽松的氛围下,学生有了运用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成功体验,增强了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并产生进一步学好数学的愿望。所以学会自主解决问题比盲目地做十道题地收获更大,这种收获不单单体现在知识上,更体现在学生的学习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
总之,只要我们的教师不仅在理念上认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而且在实际行动上想千方设百计, 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全过程,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就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