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初中数学教材同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下载详情

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4.1 几何图形 4.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优质课教案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通过观察视频及生活中的实物,体验、感受、认识实物外形得到的几何图形;

2.认识一些简单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能识别这些几何体;

3.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探索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4.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立体图形(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索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能将实物与几何图形,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相互转化,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几何图形的感性认识;

2.通过与其他同学交流、活动,培养观察、抽象、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以及分类的数学思想。

情感态度

1.使学生感受到身边的许多事物中都存在着数学,同时,也欣赏到数学的美,感悟到数学的价值,逐渐学习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身边的事物。

2.倡导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精神,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能从小组交流中获益,并对学习过程进行正确评价,体会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二、重点

1.从现实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

2.把一些常见的立体图形及简单的组合体转化为平面图形.

三、难点

1.常见几何图形的分类;

2.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转化是难点.

四、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1〗引入

(播放视频)来源于生活中的多姿多彩的图形世界;

通过观察物体的外形,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各种图形。

〖活动2〗认一认

1.归纳几何图形的概念;

2.练习:找寻常见的物体对应的几何图形.

〖活动3〗试一试

出示一些几何模型:长方体、圆柱、棱柱、圆锥、棱锥、球体、正方形、圆、扇形、三角形等,让学生结合小学知识进行识别并加以分类。

生:合作交流(8人一组);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常见的几何图形,教师给出板书;

〖活动4〗说一说

讲台上放置立体图形,带领学生一起观察从正面,左面,上面三个方向所看到的平面图形;

教学过程为表格式,关于教学过程的更多环节详情请下载后观看

五、课堂作业

设计一张由简单的几何图形(如圆、三角形、直线等)组合成的优美图案,并写上一两句贴切、诙谐的解说词。

六、板书设计

4.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1)

1.几何图形的定义: 3.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转换

1.常见几何图形的分类:

七、教学反思

本节是学生进入初中后接触图形的第一课时,内容不深,但它是以后进一步学习几何的基础。因此在教学设计时,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本节的必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感到几何好玩、好学,并对几何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以后学习做准备。

本课通过9个活动介绍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能由实物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进一步丰富学生对空间图形的认识。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让学生通过幻灯片欣赏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几何图形,通过物品展示感受立体图形的存在。这样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

2.出示棱柱、圆柱、棱锥、圆锥等立体模型,让学生分组感受几何体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更好的识别几何体。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还能为课堂节省更多时间;

3.多媒体展示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对接的图片的方法,不仅让学生直观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应用价值,还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操;

4.教师出示的组合几何体和学生设计的组合几何体,不仅能直观剖析几何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让学生突破本节难点,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当然,本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

1.这里让学生通过展示自己从生活实际中找到的几何体或者制作的几何体进行抽象这一环节会花去大量的时间,所以课堂练习这部分延迟了一些时间;

2.几何体的制作上颜色比较花,在色彩选择上应该更统一一些,同组可用同种颜色卡纸制作,这样会使课堂显得更整洁干净;

3.对于在白板上用白板笔绘制几何体这个环节上,不够严谨,学生绘画线时没有用尺子画的很直。

总之,在今后的备课和教学过程中,应该不仅深挖教材,还要多想办法,在课堂预设和学生预设方面多下功夫,创新课堂,使数学课堂学习的内容不仅现实、生动、高效,还要有利于学生自主的进行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有意识的让学生在抽象思维、情感态度等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

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