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地图──传输地理信息的工具 2.2 使用地图》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3.模拟等高线地形图绘制实验,能清晰阐述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过程和原理。
4.正确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坡度陡缓”和“山体不同部位”,并能运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模拟实验,帮助学生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培养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和实践能力。
2.利用“六只脚户外”“爱莫助手”等软件,联系生活实际思考等高线地形图的实用范围,并努力尝试信息技术运用与地理学习的整合。
3.通过参与合作探究活动“岕是什么?”,体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快乐,提升自身的地理素养和生活品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积极体验地理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
2.关注身边发生的家乡环境与发展真实问题,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增强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能清晰地阐述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
2.正确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坡度陡缓”和“山体不同部位”。
三.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等高线绘制实验器材、六只脚户外APP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现场小调查:同学们,首先我想邀请大家参加一个小调查好吗?①喜欢户外登山运动的同学请举手。②登山过程中使用过地图进行辅助的请举手。③使用的地图又是地形图的请举手。(或者事先采用“数据星”调查,课堂出示调查统计结果。) 按照问题依次举手参加调查统计。 变换教学情境,切入教学主题;结合学生已有生活经验,激发求知欲。 过渡 刚才的调查活动结果大家都看到了,在生活中能合理利用地形图辅助我们的户外活动的同学并不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同学们对地形图接触的不多,对怎样正确使用地形图还不是特别的了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地形图的判读”这节内容,掌握了这些知识必将会增强我们的生存能力,提升我们的生活品位。 一.认识“海拔”和“相对高度” 同学们,地形图的类型有许多,今天我们学习的是最基础的一种——等高线地形图。要读懂等高线地形图,我们首先要搞清楚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要弄懂绘制原理我们又需要首先弄明白“海拔和相对高度”这两个基本概念。 自主学习,组织语言,参与问题抢答。 培养学生收集资料解释地理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组织和表达的能力。 我们常常说自己爬了多高的山,这个说法是否正确呢?请看案例:某人说自己的穿越紫金山(海拔448米)行程爬山垂直高度有448米,对吗?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24页第二段课文和“图1.34地面高度的计算”,尝试解答这个问题。 过渡 同学们,地图是平面的。刚才我们学习的两个概念可以算作是地图上的点,有一句话叫“积点成线,积线成面”,那么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线”是什么,又是怎样“积线成面”的呢?让我们来继续学习几个概念。 二.认识“等高(深)线” 和“等高(深)距”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等高线”,同学们请看图示,并回答问题。
问题1:如果我们把海拔相同的点相连会形成什么? 看动画演示并集体回答问题:线。 利用动态演示图,达到模像直观的目的。 问题2:多条这样的线组合在一起又会形成什么? 平面图 师生归纳: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由此原理构成的地图就是等高线地形图。 根据这个原理,哪位同学能够帮我们说明一下“等深线”和“等深线地形图”的概念。 思考并举手回答问题。 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多条等高线“积线成面”就构成了等高线地形图,但是这些线不是杂乱无章的,它们之间有什么规律呢? 读图思考答案: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数值之差相等。 培养学生阅读地图,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过渡 我们见到的地表是高低起伏的,怎样才能把立体的地形绘制到平面的等高线地形图中去呢?下面让我们来探一探其中的奥秘。 三.认识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 请同学们阅读“图1.35等高线示意”,谈一谈你所理解的绘制原理。 自主阅读,同伴互助交流,组织语言回答。 培养学生阅读图表的能力,教给学生地理思维方式,培养地理思维习惯。 刚才有同学戏谑的说“一掌把山拍扁了,印到地图上去就可以了”,是这么个理儿,但又没有那么简单,下面请大家一起动手做一个实验来亲自体会一下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 分组活动,动手实验,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山体模型的等高线地形图绘制。 通过地理实验,突破难点,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 过渡 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我们已经理解了,现实生活中我们又该怎样利用它解决实际问题,提升生活品质呢? 四、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要利用好等高线地形图,首要我们要能够正确地解读图中的信息,那么等高线地形图中具有哪些基本的信息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主要有两部分:“坡度的识别”和“山体部位的识别”。 分组活动,仔细观察,寻找结论。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平面的等高线地形图上,我们怎样才能识别坡度的陡缓呢?请同学们观察本组的山体模型和绘制的等高线地形图,对比分析。 承转:除了能辨别坡度的陡缓,还能够在等高线地形图中识别“山体的不同部位”。其中常见的有“山顶、山脊、山谷、陡崖、鞍部”,下面我们来一起了解。 示范:出示某一组的山体模型,找到山峰所在的位置,对比所绘制的等高线地形图,组织语言归纳——山峰:等高线闭合处,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降低。 根据老师的示范,各个小组试找出模型中的“山脊、山谷、陡崖、鞍部”,并组织语言归纳概念。 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我们学习地理的目的就是要学会用地理的视角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尝试用地理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增强我们的生存能力,提升我们的生活品位。
合作探究:“岕”是什么?
一年一度的秋游活动又要来临了,同学们都很期待吧!我们学校秋游的一个热点就是溧阳南山竹海,往年同学们常会来问我一个问题:南山竹海周边有非常多的地名带有一个“岕”字,“岕”跟刚刚学习过的“山体的部位”有没有关系,是不是山体的部位呢?如果是请指出本小组绘制的等高线地形图中,“岕茶”最适合种植的部位,并说明理由。 分组活动: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探究问题答案,组织语言,各组之间展示交流。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 的地理问题,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本课小结 本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等高线地形图的知识,并领略了它的实用之处,但是它也有不足。例如:当图幅较大、地形较复杂时,图中的等高线就会密密麻麻,不利于清晰的辨认。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请大家预习后半节内容,思考这个问题。再布置一个课后作业:我国建设了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地点位于贵州省平塘县克度镇大窝凼天坑群景区,请收集资料探究“大窝凼”是什么山体部位? 五.板书设计
等高线地形图
一、认识“海拔”和“相对高度”
二、认识“等高(深)线” 和“等高(深)距”
三、认识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
四、地形图的解读
1.坡度的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