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晋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地图──传输地理信息的工具 2.1 认识地图》名师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三、教学目标
1. 能够区分海拔和相对高度。
2. 说出等高线的含义、作用,知道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
3.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读取、计算某地的海拔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
4.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形部位(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说出其等高线特征。
5.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读地形高低起伏、坡度陡缓、以及河流流向。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①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
②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形部位,说出其等高线特征。
难点:①等高线的绘制原理;
②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各种地形部位(重点是山脊与山谷的区别)。
五、设计思路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非常枯燥抽象,因此,教师需要挖掘利用感观教具,依赖学生最直观的自身体验,使学生主动接受知识,并构建知识体系。为了突破重难点,教师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运用三维地形图、景观图、山体模型增加感性认识;二是空间想象难点处,教师利用自制硬币模型,引导学生现场绘制硬币山等高线地形图,增加体验,突破对难点的理解;三是利用景观图和等高线地形图对比,引导析图、对比、总结,从而掌握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读山体的不同部位;四是练习及时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使学生巩固知识并形成能力。归纳起来教学和学法是启发式教学、读图分析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比较法等方法的综合运用。
六、课前准备
1. 教师:3个大小不同的硬币模型、教学用山体模型,多媒体课件。
2. 学生:每人准备3个大小不同的硬币。
七、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新课 PPT展示珠峰景观图,教师设问: 世界最高峰喜马拉雅山的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8844米,而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人们看它只不过4000米高,为什么一座山峰会有两个不同的高度值?学生思考,回答。 真实情境引入设问,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地面高度 1.教师归纳珠峰的8844米是海拔, 4000米是相对高度,引入名词:海拔和相对高度。
2.PPT展示海拔与相对高度示意图,学生观察示意图,总结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概念。 利用示意图,让学生比较直观地感知高度的两种计算方法。 过渡 PPT展示Google Earth上珠峰地区的三维地形,教师设问:人们是怎样把立体的高低起伏的地形绘制到平面的地图上呢? 玩转硬币山 1.教师呈现硬币模型,假设桌面是海平面,一层硬币的厚度是100米(硬币表面和底面的相对高度是100米),引导学生认识硬币山上不同硬币底面的海拔高度。(图1所示)
2.教师引导学生同步绘制硬币山的等高线地形图,教师分别把三个硬币模型底截面线在黑板绘出硬币山模型等高线板图,在每条线上标出海拔高度,单位米。利用板图引导学生理解概念:等高线(强调海拔相等)、等高距,引申理解等深线的概念。教师在板图引导学生认识山体部位:山峰,学生观察绘制,理解。(图2所示)
3.教师利用硬币山模型的陡坡和缓坡,引导学生绘制相应的等高线地形图,认识坡度陡缓与等高线疏密的关系。(图3所示)
4.教师引导学生绘制陡崖的硬币山等高线地形图,认识陡崖的等高线形态。(图4所示)
4.教师PPT展示硬币山等高线地形图中所学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教师动手制作演示,对学生绘制等高线地形图起示范作用。
学生动手绘制硬币山等高线地形图,操作简单,实现从立体图到平面图的转换,给学生最直接的学习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