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八年级下册《附录 本书主要地理词汇中英文地照表》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1.北方地区大致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位于二三阶梯,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东部有面积广大的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西部是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
2.北方地区地跨寒温带、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部分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人们把东北平原称为“黑土地”,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适宜种植春小麦、玉米、大豆、高粱、甜菜等农作物。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由黄河和海河冲积而成)称为“黄土地”,这里是我国冬小麦、玉米、花生、棉花、谷子的主产区。
北方地区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十分丰富,有我国第一大油田—大庆油田和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有大同、神府等特大型煤矿,还有鞍山、迁安等大型铁矿。
东北三省气候冷湿,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短促,气温不高。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较多,蒸发微弱,气候湿润,低洼处分布着大面积的沼泽。
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②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③地广人稀,本地粮食消费少④农业科技水平高。东北三省种植业的特点概括为“大”(粮食产量大)、“高”(商品率高)、“优”(农作物品质优良)。昔日的北大荒,今日的北大仓。
东北三省成为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的条件:(1)依托丰富的资源。这里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在全国有重要地位,工业分布靠近资源产地;(2)依托便利的交通。铁路网密集辽宁省南临渤海和黄海,海运便利。被誉为新中国“重工业的摇篮”。
东北三省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资源枯竭、产业结构单一、设备陈旧、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等问题。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规划:(1)充分利用丰富的农林产品,调整工业结构;(2)对现有矿产资源合理开发,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加附加值;(3)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民营企业;(4)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5)减少高污染,高能耗企业,治理环境污染,美化环境;(6)利用边境优势,发展对外贸易和边境旅游。
黄土高原的人文景观:陕北民歌、安塞腰鼓、西府秦腔、窑洞、面食
13.位置和范围:黄土高原地处黄河中上游地区,位于太行山脉以西,乌鞘(shāo)岭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海拔1000-2000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
14.地理环境的过渡性:地形:从平原向高原、山地过渡;干湿区:从湿润、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干旱区过渡;农业:从农耕区向牧区过渡。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多发。
15.地貌:覆盖着深厚的黄土,地表破碎,沟壑纵横,黄土塬、黄土墚、黄土峁、黄土川等黄土地貌广布。
16.地貌发育:塬、墚、峁分别处于黄土地貌的不同发展阶段。在流水强烈冲刷、切割作用下,黄土层先形成黄土塬,黄土塬进一步发展形成黄土墚,黄土墚再发展演变为黄土峁。
17.黄土高原的形成:风成说,黄土的老家远在蒙古高原、中亚以及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那里气候干燥,地表岩石在风化作用下不断破碎,形成粗细不等的颗粒,在风力的作用下将细小的尘土带来本区,经过百万年堆积,形成今天的黄土高原。
18. 水土流失的原因:(1)自然原因:黄土质地疏松,多孔隙,易受流水侵蚀;降水集中(2)人为原因:乱垦滥伐和过度放牧破坏了地表植被;修路、采矿工程建设和陡坡耕种等对地表的破坏;人多地少,生产方式落后等。
19.水土流失的危害(后果):导致土地肥力下降、农作物产量下降;大量泥沙进入黄河,并在下游淤积,形成“地上悬河”,严重威胁着两岸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0.综合治理:一方面把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修筑梯田、修堤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
21.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煤炭资源丰富,其储量约占全国的2|3,(山西省是我国最大的煤炭基地),特大型的煤矿主要分布在山西的大同、阳泉、平朔,陕西的神府,内蒙古的东胜等地。黄土高原的煤的输出:依靠铁路运出去;煤转化成电力通过电网送出去;煤转化为煤气通过管道送出去。
22.北京的城市职能是:北京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1)政治中心:我国首都;中南海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新华通讯社、中央电视台是我国最重要的新闻机构。(2)文化中心:集中了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众多科研机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百余所高等院校;国家图书馆亚运村等众多文化体育场所。(3)国际交往中心:与世界各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多中国及活动在此举行,著名跨国公司、金融机构、国际组织在北京设立分支机构和代表处。
23.历史文化名城:50万年人类生活史、3000多年建城史、850多年建都史(经历了元、明、清三朝);旧城格局形成于明、清两代。长城、明清故宫、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众多的四合院、胡同、王府建筑以及京剧(中国国粹)、曲艺等。
24.国际交往中心:北京与世界各地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
25.交通运输建设:路网建设:地铁、轻轨铁路、各条环路和放射路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高速公路、立交桥;枢纽站点建设。
26.街区建设: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交相辉映,既具传统文化特色,又显时代风貌。为北京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27.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四合院的存废、历史文化遗存、人口迅猛增长、沙尘暴天气、水资源匮乏、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