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周与发展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最新教研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统编五四制版(部编版)中国历史第二册)
学情分析
七年级下学期,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学习方法已有初步掌握,同时对于中国古代史有了一个整体的脉络认识。在王朝的对外关系上,此前的汉唐时期的外交概况学生有所接触,因此,本课重点放在对明朝外交事件的细节把握和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本课内容脉络清晰、结构完整,以时间为线索,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同时在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等事件的描述中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家国情怀。
教学目标
历史学科的三维目标是一个连续的整体,通过研读课标,加之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通过在地图上指、描或演示郑和下西洋的路线,掌握西洋的概念,形成历史时空观念,培养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历史想象能力。
通过教材研读和史料阅读,了解并掌握郑和下西洋的背景、目的、时间和盛况,分析理解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培养阅读史料、研读史料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民族自豪感与家国情怀。
通过教材研读和小组讨论,掌握戚继光抗倭与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等史实,理解戚继光抗倭斗争的性质,培养整合和归纳材料的能力,认识祖国的领土主权神圣不可侵犯,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郑和下西洋的背景、概况和意义;戚继光抗倭背景、经过与评价。
2、教学难点: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教学方法
讲述法。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学生讲述肯尼亚小渔村人民称自己是中国人的后代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其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演示法。通过展示史料、图文及影像资料,启发学生观察思考,联系已有知识理解材料反映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以及理解归纳能力。
小组讨论法。对于本课重难点部分,为学生提供图文影像材料并设置相关情境,让学生们分组合作探究问题的答案。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阅读材料的能力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时间安排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非洲地图与肯尼亚姑娘姆瓦玛卡?谢里夫,她自称是中国人的后裔。不过,姆瓦玛卡及其家人的长相确实和肯尼亚当地人有所不同,他们的肤色不仅显得淡一些,而且面部轮廓也更加接近亚洲人。姆瓦玛卡的家中至今还保留着一只中国的青瓷花碗,据说她的祖辈是中国船员。这可能吗?中国船员又为何会跑到非洲去呢?让我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来了解明朝时期的对外关系,走进这一时期的历史。
3分钟
【新课讲授】
第一篇章
来自海上的友谊
——扬大明威德,获海外奇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