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第四单元 华夏乐韵 欣赏 《龙腾虎跃》》课堂教学教案教学设计(沪教版)
【主要教学任务】
欣赏吹打乐《龙腾虎跃》
【教学任务分析】
1、教材分析
《龙腾虎跃》选自上教版七年级第四单元《华夏乐韵》,这是一首著名的鼓乐合奏曲,创作于1980年,在大型庆典上经常演奏。该曲情绪炽烈、气势磅礴、民族风格浓郁。全曲分为三个部分,其中第二部分为排鼓独奏,轻快华丽。该曲曾在许多重要庆典中演出,如香港、澳门回归庆典,上海2001年APEC会议的焰火晚会等。
乐曲主题以浙东锣鼓《龙头龙尾》的音调为素材加工而成。鼓的节奏安排也为民间乐曲中常见的层递原则,把听众的情绪逐步推向高潮。
2、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欣赏音乐的方式方式,能够听辨音乐要素的变化,性格也比较活泼开朗。本次授课为借班上课,教师应以引导为主,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3、德育指向
本节课隶属于中学音乐学科德育教学设计“文化自信”下“时代精神”栏目。现在的中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基本是不屑一顾的状态,对外部文化(西方文化、日韩文化)倒是十分喜爱,“崇洋媚外”的情况十分严重;而对于我们所处的时代,学生很难从宏观的角度理解,难以理解文化传承中自己所承担的使命,也就是缺乏“使命感”。由于面临这样的境况,更要在德育渗透中突出“文化自信”和“时代精神”。
《民族乐韵》教学设计中主要教学内容是中国吹打乐《龙腾虎跃》,通过欣赏作品,感受作品激昂、热烈的情绪特点;更通过介绍、实物观测等方式,亲身感受中国传统吹打乐,感悟作品中传递出来文化内涵。用节奏练习、乐器体验、观看视频等音乐实践活动,用富有情感的音乐表现方式,激发学生对传统音乐的喜爱和对民族精神的理解,进一步营造学习民族文化的氛围;最后通过“民族音乐”走向世界这一环节,激发学生身为中国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设计思路】
1、课内教学内容与补充素材相互结合,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文化认同
本课选择的教学内容是中国吹打乐《龙腾虎跃》,补充素材为女子十二乐坊演奏的《茉莉花》。通过赏析、拍打鼓点节奏、动作模仿、辨听吹打乐器音色、创编等实践活动,感受中国吹打乐的情绪特点,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喜爱。补充素材《茉莉花》为民乐与流行音乐的结合产物,通过此项活动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民族音乐传播的范围之广,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实践感知为主,突破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本节课突出民族音乐,其中对于吹打乐乐器的介绍,主要以实践为主,通过节奏的拍打、亲自演奏小乐器等,加深对乐器的了解。同时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资料,在“民族乐韵走向世界”环节通过小组交流方式,加强合作能力,学生在互相交流中共同进步。
【教学目标】
1、欣赏吹打乐《龙腾虎跃》,感受民族音乐丰富的表现力,感受歌曲的旋律风格特点,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2、通过赏析、拍打鼓点节奏、节奏练习、辨听吹打乐器音色等实践活动,感受民族音乐的多姿多彩和丰富的表现力。
3、能够辨别中国民族乐器中的吹打乐器,并对吹打乐这种形式有初步的了解;熟悉民族音乐理论家李民雄;知道节奏这一音乐要素在打击乐中的重要性,感知中国民族音乐在国际乐坛的地位。
【教学重难点】
1、《龙腾虎跃》作品的赏析及对吹打乐音色的辨别,并在作品欣赏中激发学生的传统民乐的喜爱。
2、感受到艺术作品是贴近人们生活的。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