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初中音乐教材同步人教版简谱七年级上册包楞调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第四单元 神州音韵(一) 欣赏 包楞调》公开课优秀教案教学设计(七年级上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聆听、欣赏山东小调《包楞调》、《沂蒙山小调》,感受其音乐风格,分析音乐特征与风格。掌握“鱼咬尾”创作手法,能进行简单的旋律创作。

解决措施:通过初听、细听、分句揣摩、观看视频等方法,带领学生分析音乐作品,感受音乐风格;通过讲解“鱼咬尾”后,现场进行小乐曲创作,深入理解该创作手法。

教学难点:学会分析歌曲特点,能举一反三,延伸到课外,学生自己学会思考与分析地方民歌的音乐特点。

解决措施:通过两首歌曲的分析,明确欣赏的大框架,并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细节的内容,领会不同歌曲呈现出的不同特点。

【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

欣赏图片(包括山东特色美食、著名景点、孔老夫子的雕像),提问:观察下面的图片,你能告诉我这些图片反映的是我国哪个地区吗?学生回答:山东。师:看来大家对山东的特产和景点都很熟悉,那你了解山东地区的音乐吗?今天,就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走进山东,通过两手音乐作品来了解和学习山东的民间小调。

新授课环节:

(一)欣赏《包楞调》

1.首先,老师想请大家听一听山东民歌《包楞调》的片段,说一说这首歌曲给你带来最大的印象是什么?(学生回答,声音高亢、速度快,唱了好多次的楞楞)老师介绍“包楞调”的由来(加入图片)

2.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细细的品味这首歌曲,请大家完整的仔细聆听思考:旋律、节奏、歌词、情绪有何特点?(展示谱例,总结,板书)旋律:跨度、起伏较大,加入了大量的装饰音(有何作用?唱一句话来感受——地方色彩更强,更加口语化)。节奏:密集、紧凑、一音多字。 歌词:使用了很多方言性的衬词。情绪:欢快活泼、跳跃,反映了山东人朴实、豪爽的性格。

3.通过一段视频再来感受一下《包楞调》的音乐风格。(播放吴碧霞版本)

(二)欣赏《沂蒙山小调》

1.师:刚才,我们通过一首《包楞调》感受到了山东人朴实、豪爽的性格,接下来我们通过另一首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再来领略这片土地另一种音乐风情。

2.请大家一边听、一边看谱子,思考:这首小调在旋律、节奏、歌词、情绪上和《包楞调》有何不同?旋律:跨度、起伏较大,舒展优美,也加入了大量的装饰音(突显地方色彩更强,更加口语化)。节奏:松散、但规整。 歌词:使用了很多方言性的衬词。情绪:舒缓优美、反映沂蒙山地区优美的景色及人们对家乡的热爱。

3.我们已经感受、分析了两首山东民歌,各有特色,都能引人入胜,那么大家在课后能否在网上去搜索江苏民歌,尤其是徐州周边地区的民歌,自己也来感受我们家乡的美呢?留作大家的课后作业。

4.现在,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唱一唱《沂蒙山小调》的主旋律,老师发现这首歌曲的旋律创作有个很有意思的地方,不知道大家能不能发现?(跟琴唱谱,强调尾音、头音)找到规律,介绍、讲解鱼咬尾。师:那大家能否用这样的音乐创作手法来创编一段旋律呢?(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写,进行分析、完善 ,并加以改变,弹奏)大家都能成为小音乐家。

1=C 2/4

5 6 5 3 ︱2 -︱ ︱ ︱ ︱ ︱ ︱ ︱

师:在民歌创作中,鱼咬尾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写作手法,请大家课后在去找一找还有哪些曲子,听一听,分析一下。

总结环节:

请大家说一说,通过今天的课,你学到了什么?

1.我们通过两首作品《包楞调》和《沂蒙山小调》,了解了山东民歌中的小调音乐的风格,

2.学会了歌曲写作的一种旋律发展手法:鱼咬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