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初中音乐教材同步苏少版五线谱八年级下册钟声嘀嗒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第六单元 交响时空 表现与实践 演唱 钟声嘀嗒》公开课优秀教案教学设计(八年级下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欣赏一段小步舞曲

介绍:小步舞曲是一种起源于欧洲法国民间的三拍子舞曲,17世纪后流传于法国宫廷。因其舞蹈的步伐较小而得名,速度徐缓、风格典雅能描绘许多礼仪上的动态。巴赫、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众多音乐大师都写过小步舞曲。除用作伴舞和独立的器乐曲外,还被用在组曲、交响曲、舞剧和歌剧中。

这一小步舞曲单纯简洁、典雅庄重。

二.完整欣赏 贝多芬的《G大调小步舞曲》

《贝多芬 - G大调小步舞曲》创作于1795年,是贝多芬25岁时的作品,属于他早期的作品。

(我们在七上第六单元欣赏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合唱》时曾经介绍过,贝多芬一生的作品分为两个部分,前半生的作品属于维也纳古典乐派,后半生的作品属于浪漫主义乐派。)

贝多芬《G大调小步舞曲》具有鲜明的规格性,乐曲结构完整。具有典型的小步舞曲的特点。全曲为复三曲式,乐曲由三个部分组成。它的第一首小步舞曲典雅、庄重,从容优雅,弱起拍的三拍子带有连续附点的平行三度曲调,好像一对对舞伴携手而来。他们携手而舞,走队、转身、变换队形。

突然,音乐中出现了意想不到的也是全曲唯一的4个连接的十六分音符,似乎是舞蹈者忽然变换了舞步。第二首小步舞曲的旋律建立在分解和弦和级进相结合、连音和跳音相对比的基础上,赋予音乐开朗柔和、流利明快的特征。第三部分再现了第一首小步舞曲。

(巴洛克时期是西方艺术史上的一个时代,大致为17世纪。其最早的表现,在意大利为16世纪后期,而在某些地区,主要是德国和南美殖民地,则直到18世纪才在某些方面达到极盛。)

三。吹奏竖笛:贝多芬的《G大调小步舞曲》

竖笛的安装:笛头、笛身、笛尾。由于我们的小指较短,所以在安装时笛尾要往左旋转一些,也就是你的偏向你的右手方向。

复习音阶1 7 6 5 4

4 5 6 7 1 2 3 4 5 6 7 1 2

注意乐曲中出现了3个变化音,即“升do 、升re、升fa”单独讲解并练习变化音“升do 、升re、升fa”。

再让我们来吹几个容易混淆的音符:低音si和高音si

让我们来先分解练习

其中第14小节的“fa与升do”的连接稍有难度,需要进行单独练习。

提示:首音mi用第二种指法,目的是方便“mi-fa”的连接,连线“ ”部分首音吐舌,后续音,舌头不吐,只是指法变化而已。

难点:先以慢一倍的速度吹奏顺溜了再加快节奏,达到十六分音符的标准。

提示:首音mi用第二种指法,目的是方便“mi-fa”的连接,连线“ ”部分首音吐舌,后续音,舌头不吐,只是指法变化而已。

全体同学完整吹奏贝多芬的《G大调小步舞曲》

四。合唱《钟声嘀嗒》

填词歌曲原是一首四部合唱,以“钟声嘀嗒”为题,既保留了原曲典雅如歌的风格,又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了嘀嗒的钟声像在对人反复地叮咛、嘱咐,好似在激励鼓舞人们珍惜一去不复返的岁月,不断进取、奔赴美好的前程。

歌曲选用了原曲的第一部分,结构为单二部曲式。由原曲的G大调改为了D大调。

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