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第一章 生命在于运动 二 判定适宜运动量的基本方法》课堂教学教案教学设计(华中师大版)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合理安排运动负荷的意义,基本掌握运动强度 和密度靶心率,心率测定和运动量控制等基本知识和方法 。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本堂课的学习,98%以上的学生学会合理安排负荷量和运动强度,95%以上的学生学会利用心率监测运动负荷的方法,科学锻炼身体能有效地增进身体健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开拓学生创新思维的潜能,加强师生间交流,形成良好人际关系。感悟“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健康理念。
四、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年龄一般在15-16岁,正是思维活跃,身体快速成长,接受新事物能力最强的时期,自学能力、理解能力、动手实践能力较强。针对学生对运动负荷的自我监测知识了解较少,不会利用心率监测运动负荷合理安排运动负荷,科学的锻炼身体。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掌握自我监测知识和技能科学的锻炼,保证在初三紧张的学习中能够劳逸结合地进行学习。最终在初中毕业考出理想成绩,使身体与体能健康发展。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合理安排负荷和运动强度,学会利用心率监测运动负荷
难点:自觉养成在体育锻炼中合理安排运动负荷的良好习惯
六、教法与学法
1、教法:运用讲解示范法、演示法、启示引导法、语言提示法、评价法、鼓励表扬法等,尝试在体育课堂中加强师生间的交往与沟通,通过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鼓励学生根据现有学习条件和自身实际情况,发挥自主能动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率。
2、学法: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练习、探究性学习,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平台,激励学生获得成功,取得成功的信息。发挥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其学练积极性和求知性。
七、教学流程图
运动负荷的自我监测教案
教学内容 运动负荷的自我监测 学 科 体育与健康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40分钟 授课教师 学 校
教
学
目
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合理安排运动负荷的意义,基本掌握运动强度和密度靶心率,心率测定和运动量控制等基本知识和方法 。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本堂课的学习,98%以上的学生学会合理安排负荷和运动强度,95%以上的学生学会利用心率监测运动负荷的方法,科学锻炼身体能有效地增进身体健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开拓学生创新思维的潜能,加强师生间交流,形成良好人际关系。感悟“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健康理念。 教学
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合理安排负荷和运动强度,学会利用心率监测运动负荷
难点:自觉养成在体育锻炼中合理安排运动负荷的良好习惯
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