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小学美术教材同步人美版(杨力主编)六年级下册10.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人美版(杨力主编)六年级下册《10.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教案设计

知识与技能:

1,美术是文化的载体。在服饰上可以看到中国社会如何从蛮荒走向文明,建立起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秩序。并在1911年辛亥革命后,又一次经受历史的洗涤,从君主集权走向民主共和,人人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服饰上的尊卑体系也被打破。一部服饰的发展史,是人类一步步走向文明的发展史。

2,汉服极具美感。中国美术讲究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大自然中蕴含线条之美,中国古代的艺术家也发现了这一点,他们用灵动自然的线条塑造画面。汉服中也极力寻找线条的节奏韵律,展示流畅柔和、内敛含蓄的汉家之美。

过程和方法: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采用讲授法、观察法、比较法、实践法等,通过多媒体课件,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对汉服产生兴趣,进而探究汉服所蕴含的深层次含义。

1,在课堂的引入阶段,通过简单有趣的问题,引发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好奇。

2,展示有亲和力的卡通汉服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3,展示古代绘画或出土文物图片,增加课堂内容的严谨性。

4,请学生模仿出土文物例如汉代折腰翘袖舞陶俑的舞姿,让学生能更好的代入情境,体会汉服的特点。

5,朗诵今人词作,将课堂上体会到的身为华夏民族的自豪感抒发出来。引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尊重。

情感和价值:

1,自信、自尊、自豪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中华民族从诞生之初,就是极其优秀自信的民族,由于其文化远超四方,曾经周边各国都纷纷以颁布法律的形式学习华夏的衣冠。作为中国人,应该有傲视四方的实力和自信。

通过分析汉服的各种特点,增加学生对汉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复旦大学历史系顾晓鸣说过“越是在全球化的状态下,越是需要民族身份的认同,身份辨异。而服装是人的第二张皮肤,通过服装系统能提升对民族文化的认知记忆自身身份的认同和自信。”

3,但晚清以降,曾经的天朝上国已不复存在。由于历史原因,中国也曾盲目洋化,过分追求西方的思想观念和审美理念。相反,华夏文化日渐式微,传统的价值体系遭到破坏。而随着我国的复兴,中国再次跃升世界强国,这需要我们在文化上重新审视传统文明,吸收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重建具有独特民族特点的适应新社会发展的礼仪和道德系统,复兴之路,任重而道远。

教学过程:

引入:展示篆体"华夏",请同学辨认。

问:”华夏的含义?”华夏为族名,是汉民族的前身。

问:“那我们汉民族为什么要用它来作为我们民族的名称呢?”

据《左传》记载:华为服章之美,夏为礼仪之大。我们汉民族是一个有着美丽服饰,良好礼仪的民族。

以“华夏族”自居的,是生活在伊洛平原的中原之人,因其文化远高周围四夷,所以将生活其中的空间称作“中国”。

至春秋、战国时期,“中国”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意义,所指区域也随之扩大,基本与“华夏”同义。中国与华夏,也常被后来合称为“中华”。

学习新内容:

问:“既然我们是具有美丽服饰的民族,那我们汉民族的传统服饰是什么呢?”

问:“是旗袍?中山装?唐装吗?”答:“汉服”。

汉服的历史悠久,是从黄帝即位至明末这近四千年中,以汉族的礼仪文化为基础,形成的具有独特民族风貌的服装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