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高中化学教材同步沪科课标版高一上册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下载详情

高一上册化学《1 打开原子世界的大门 1.1从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到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 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 》精品课教案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高一上册化学《1 打开原子世界的大门 1.1从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到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 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 》精品课教案

(2)知道ɑ粒子散射实验的实验方法和实验现象,掌握原子的行星模型。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ɑ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从实验现象分析、归纳得出结论的逻辑推理能力。

(2)通过原子结构的认识,培养学生善于质疑,敢于质疑的学科精神,并掌握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假设,得出整理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原子模型演变的历史的学习,感受科学家们细致、敏锐的科学态度和不畏权威、尊重事实、尊重科学的科学精神。

(2)通过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的不断深入,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是不断扩大和加深的,领悟和感受科学研究方法的正确使用对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卢瑟福原子结构行星模型的提出依据和内容

教学难点:

ɑ粒子散射实验

教学方法:

实验法、模型法、多媒体演示法

教学流程:

了解中外哲学家眼里的原子学说→道尔顿近代原子论→汤姆生“阴极射线”实验→“发现电子”→汤姆生提出原子的葡萄干布丁模型→无法解释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介绍α粒子散射实验原理与装置(多媒体)→师生讨论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得到卢瑟福的原子行星模型→以行星模型导致原子“湮灭”现象提出问题,对原子的结构再次提出质疑。

教学过程:

【引入】同学们,在化学中,原子是最最基本的微粒,无论是在物质的结构中,还是在化学变化中。今天,让我们沿着科学家们的足迹,一起探索神秘的原子世界。

【讲述】战国时期,惠施说:“一尺之锤,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其中就包含着,物质无限可分的思想。到了战国后期,墨子则认为,物质的分割是有条件的。当分割的条件不存在时,物质就不能被分割。而这种不能被分割的部分,称为“端”。这和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的观点是一致的。德谟克利特认为:物质是由极小的称为“原子”的微粒构成,物质只能分割到原子为止。

【投影】哲学家眼中的原子

【讲述】但这些学者对原子学说的研究一直是停留在“学说”,不能被人们所接受,原因是他们的原子学说没有有力的证据支撑。18世纪末,19世纪初一些学者开始走进实验室,想从大自然中找出组成物质世界的真相。最为成功的,就是英国物理学家和化学家约翰·道尔顿。他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验研究,得出了他有名的原子论。

【投影】道尔顿(1766-1844)与原子论。

【讲述】1803年,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论,他的原子论认为:元素均由不可再分的原子构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同一元素的原子性质和质量上相同,反之不同;元素的原子按照简单的整数比结合成为化合物。可能同学们已经发现,在道尔顿的原子论中,有一些观点是不确切的。但是在当时,已经是很了不起了。伟大的革命导师恩格斯也说:“化学中的新时代是随着原子论开始的。”所以,是原子论确立了道尔顿在科学史上的地位,为其赢得了“现代化学之父”的称号。但在他的近代原子论中一个重要的缺陷:原子是不可分割。

【提问】到此为止,我们对原子世界还是一无所知,那么是谁第一个打开了原子世界的这扇大门?

【过度】1858年,在欧洲大陆上,发生了一件大事。那一年,德国物理学家J.普吕克尔在进行低压气体放电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的很奇怪的一种现象。让我们来还原当时普吕克尔的实验:阴极射线。

【实验】阴极射线

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