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沪科版化学高一上册《1 打开原子世界的大门 1.1从葡萄干面包原子模型到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 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 》优质课教案
(3)知道α粒子散射实验的原理和结论
(4)知道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的提出依据和内容
2.过程与方法
(1)认识探索原子结构的模型方法和实验方法,不断增强科学方法意识。
(2)通过探究原子结构,认识科学探究的一般规律。
(3)认识探索原子结构的模型方法和实验方法,不断增强科学方法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科学家探索原子结构奥秘中的科学方法的价值。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几位重要的科学家及重要的科学发现。卢瑟福提出原子结构行星模型中体现出来的创新思想。
2.难点
α粒子散射实验及行星模型提出的价值和意义以及怎样从该实验判断原子有很小的核。
三.设计思想
本课从科学家探索原子结构奥秘的历史阶段与研究过程出发,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主。以初中原子结构知识为基础,在更深层次上认识原子结构,本课起到衔接初高中学习的承前启后之作用。主要以学生的展示活动为主,由学生分组代表不同时期的科学家,向大家展示其科学发现。课前分配好任务,让大家做好预习工作,教师只做连接、指导和总结,最后归纳出科学研究方法的一般规律。在学习完α粒子散射实验之后,本章的重难点突破以后,对这两节课的总结主要就是要令学生从科学家探索原子结构的过程中所用的科学方法,如模型法、实验法;还有就是要感受到科学家锲而不舍的踏实创新精神对人类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也是人类不断获取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并进行进一步探索的过程,从而使他们明白学习过程是获取知识与技能、培养能力、训练方法的过程。
四.教学过程
1.情景引入
开始: 面对一支粉笔,可能引发的思考:组成粉笔的物质是什么?这种化学物质是由什么物质构成的?粉笔不断的分割,能分割得尽吗?无限分割后剩下的是什么?……
引言: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促使人们思考物质是怎样构成的,也由此形成了不少关于物质构成的观点。中国古时的惠施和墨子,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他们都有自己的观点,并各有影响。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条件,物质构成的观点也是历尽演变,让我们一起穿梭时空,亲历原子结构的演变之旅!
2.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1:这组的学生负责向大家展示道尔顿的原子论的内容,并简单介绍道尔顿的生平及相应的贡献。
(1)归纳:总结出道尔顿原子论的要点。
(2)思考:从同学们已经掌握的知识去分析,道尔顿原子论是否合理?请大家从19世纪回到21世纪,用大家以前学习过的知识去分析。
(3)设问:科学总是在批判中不断发展,到底是怎么发展原子论的?
学生活动2:这组的学生负责展示汤姆孙发现电子这一内容,并介绍他的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