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高中历史教材同步华东师大课标版高一下册第2课 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下载详情

华东师大版高一下册《第一单元 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 第2课 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优秀教案设计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华东师大版高一下册《第一单元 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 第2课 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优秀教案设计

2、通过对文献和考古资料的解读,学习对其进行合理的提炼、归纳和论证,从而进一步理解夏文化的历史特征;了解“二重证据法”是我们研究上古历史的基本方法,也是目前认识夏朝历史的主要方法。

3、通过夏文化是信史还是传说的探求过程,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求真意识和严谨的治学精神;通过对研究人员持之以恒、不畏艰辛考古工作的了解,感悟其中勇于探索的实践精神。

重点难点

以传世文献和考古互为印证的方式说明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教学过程

一、信史?传说?——争论不休

环节1:情境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夏史是传说还是信史?你如何看待?

设计意图: 凝神激趣,导入新课,并为夏史的探索做铺垫。

具体过程:教师讲述:在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中,我们通过神话传说、考古资料的相互印证,得出:最迟至距今5000—4000年前,早期社会原始平等的关系已经被打破,贵贱有序的社会等级已经存在,凌驾在部落之上的政治实体已经产生。那么,中国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国家,建立第一个王朝呢?学生回答:夏朝。对于夏朝,本来没有人怀疑它的存在。众所周知,古文献上的三代从来都是夏商周连称的。但是,中国近代以来,随着疑古思潮的兴起,一度有人怀疑它的存在。这种观点影响很大,尤其在国外。出示两段材料,教师提问:

一部夏史,始终纠缠在信史与传说的困惑之中。坚持是信史证据何在?如果是传说理由如何?我们又将如何看待夏朝的历史?这节课我们一起探讨。

二、文献中的夏文化

在中华文明历经沧桑的发展历程中,有关夏史、夏文化的许多故事沉淀下来,流传开来,经过知识精英们的记录和整理成文字,形成不同的版本,保存于流传至今的先秦文献甚至汉代文献中。下面,我们就通过这些文献资料一起来了解夏史。

环节2:学生根据材料一、二、三,找出夏朝的地域范围在在伊洛之间;存在的时间——存在400多年;夏朝的特征——设官分职、制定了刑法、设置了监狱、拥有一定数量的军队。

设计意图:知道判断夏朝已经进入国家状态的依据;通过不同文献的阅读分析比较,培养“论从史出”的意识,体会文献的价值。

环节3: 阅读材料四,进一步分析夏朝的特征:分析比较夏朝建立前后由大同社会→小康社会,其根本区别在于由天下为公→天下为家;而这一转折的关键是禅让制→世袭制,从而理解夏朝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史料,知道夏朝的特征,理解夏朝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为讲世袭制做好准备。

过渡:禅让制→世袭制作为大同社会向小康社会转变的关键,它是如何发生的?在传说中,尧舜时有“禅让”的传统,都是传贤不传子,即“选贤与能”。这些传说是有历史依据的事实,绝非虚构。

环节4:出示材料五,层层设问,引导学生对文献资料的质疑。。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影响文献真实性的因素及文献资料的不足,为二重证据法的提出做铺垫。

具体过程: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於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 ——《史记?夏本纪》

(仍沿袭禅让制,只是人心所向启,故代益)

禹授益,而以启为吏,及老,而以启为不足任天下,传之益也。启与友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战国策?燕策一》

(名传益,实传启)

益干启位,启杀之。???? ——古本《竹书纪年》

禹有五子,不以其子为后,见皋陶之贤也,而予以为后。皋陶乃无让与天下之贤者,遂称疾不出而死。禹于是让乎益,启于是乎攻益自取。——《上博楚竹书·荣成氏》(禹有五子,没有传子,而是继续实行禅让,先选了皋陶,后选了益,但被启夺取了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