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沪教版高二下册《第12章 圆锥曲线 阅读材料 探究与实践 课题三 做一个有趣的实验 》优秀教案设计
2.学情分析:
本人所任教的班级学生基础较差,很多学生在学习椭圆的定义后,仍然对于动点轨迹的形成过程觉得很抽象,针对这种情况,本人就借助《几何画板》设计了本节课,化抽象为具体,增强学生对“动点轨迹”形成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来解决数学问题。
3.重点难点:
教学重难点:探究动点轨迹——椭圆
突破重难点:利用几何画板根据定义做“数学实验”,使学生亲身体验动点轨迹的形成过程,从而掌握动点轨迹。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复习定义,温故知新
环节一:回顾上节课内容,复习定义
?椭圆的第一定义:平面内到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 (随机抽问)?
活动2【讲授】实例引入?
例题:已知圆O的半径为2a,A是圆O内一个定点,点P是圆上的动点,若线段AP的中垂线L交半径OP于M,当P在圆上运动时,判断动点M的轨迹?
合作策略:小组讨论如下问题:????????
(1)动点M轨迹是什么图象?
(2)原理是什么?
具体操作:(老师示范操作)
(1)以O为圆心,2a为半径作圆,在圆上任取一点P,在圆内任取一点A;
(2)连接PO、PA,作PA的中垂线与PO交于点M,连接MA;
(3)将点M定义为“追踪点”,选中点P,让点P在圆上任意转动可得到点M的轨迹为以O,A为焦点长轴长为2a的椭圆 。
理由:图中的MP=MA,所以OM+MA=OM+MP=OP=圆的半径,符合椭圆的第一定义。
课堂练习:1.若2a=4,OA=2,最后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
2.观察当OA长度减小时椭圆的形状,会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操作)
活动3【活动】思维发散(人教A版选修1-1第45页例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