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高中语文教材同步北师大版必修49. 祝福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必修四《第三单元 熟识的陌生人 阅读与鉴赏 9. 祝福》优秀教案

分析祥林嫂形象,了解以鲁镇为代表的旧中国的社会现状。

教学难点:

探究祥林嫂的悲剧根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创作意图。

教学流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祝福》这篇小说。有人说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她在春天没了丈夫,开春时被卖改嫁,春天快结束时,儿子阿毛被狼吃掉,在迎春之际,祝福之夜,惨死于街头。祥林嫂的人生变化之大,之惨,让人震惊。(幻灯片2)正如作者在文中写的那样:“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

不过,大家注意第二段里也有这样的表述:(幻灯片2)“他们也都没有什么大改变……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自然也如此。”似乎鲁镇一切照旧。

小说一方面强调祥林嫂的变化之大,一方面又强调着鲁镇的未曾改变。那么,这“变”与“不变”之中究竟有何深刻的内涵和意蕴呢?这节课我们就围绕“变”与“不变”来阅读和探究小说,进而了解人物形象,分析小说主旨。(幻灯片3)所以,我们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通过探究小说中写到的“变化”,感受祥林嫂命运的悲惨和精神的痛苦,体会作者对祥林嫂的深切同情。2.通过探究小说中写到的“不变”,分析祥林嫂的悲剧根源,体会作者对封建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深刻批判。

上节课已经让大家带着问题预习了课文,现在,请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

找“变化”,析形象。

我们先来看一下小说是如何写“变化”的,小说围绕祥林嫂写了哪些变化?请大家分享一下自己找到的变化,并说说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幻灯片4)(一)祥林嫂外貌的变化

生:小说中主要写了三次:初到鲁镇——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再到鲁镇——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祆,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死尸似的脸上又整日没有笑影。最近一次看到她——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师:能不能对这些变化做些分析?(学生先自己分析)

(幻灯片5)(祥林嫂的三幅画像可以说分别代表了她三种不同的人生状态。第一幅是一个以精神力量抗拒着人生灾难的、对生活充满着希望的青年妇女形象。她的生活虽是困苦的,“脸色青黄”,但精力是充沛的,两颊是红的,她的穿着反映了她旺盛的生命力量。她虽然死了丈夫,但是身体健康,能够靠做工养活自己,所以在鲁四老爷做了一段时间女工后,“脸上渐渐有了笑影,人也白胖了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祥林嫂对于现在新的生活充满了希望,充满了盼头,她对这样能够自食其力的生活是感到非常满足和快乐的。

第二幅画像是一个精神受到挫伤、意志的支柱在生活的重压下已经动摇但仍在勉力维持着的习惯打扮。脸色和眼光表明她已经失去充盈的精神力量。婆婆将她绑走逼她再嫁,打破了她的希望。但是在祥林嫂内心,封建礼教要求妇女贞洁的观念和“好女不嫁二夫”的观念是根深蒂固的,所以才有了她对于再嫁的激烈反抗,“她喉咙全哑了,一头撞在香案上,头破血流”。但是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对于幸福生活的渴望也是最为自然的人的本性的流露,有了丈夫和儿子的祥林嫂过着平凡快乐的日子,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祥林嫂的生活再一次跌入了绝境,丈夫死了,儿子又被狼叼走吃了,大伯来收屋,自己被迫再次回到鲁镇做工。所以当她再次出现在鲁镇时,她已经被生活打击的心如死灰“脸上失了血色,眼角带着泪痕”

第三幅画像则是一个精神完全枯竭的妇女形象,不仅物质上一无所有,而且精神上毫无寄托,是一个从肉体到精神都垮掉了妇女形象 。再次来到鲁镇后,鲁镇所有人对她的态度,都让她感觉自己是一个有罪的人,此时的祥林嫂是一个失去希望悲哀生存的人,然而与柳妈的一段对话又让她燃起了对生活的希望,她开始“默默跑街,扫地,洗菜,淘米”虽然鲁镇上的人们又开始用她头上的伤口嘲笑攻击她,但她只是“整日紧闭了嘴,默默地不停干活”。终于她攒够了钱,捐了门槛,认为自己已经赎了罪了,她回来之后“神气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但是当又到祭祖,她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时,四婶的一声呵斥彻底打破了祥林嫂最后一丝对生活的希望,她彻底崩溃了,“眼睛凹陷下去,精神也越来越差了,头发也都花白了,只有眼睛间或一轮,证明她还是个活物。”

师:(幻灯片6)相由心生,哀莫大于心死。苦难深重,却得不到真心的同情和理解,而且被嫌弃,被嘲笑。众人的冷漠和残忍,对未来地恐惧,以及希望的幻灭,使祥林嫂在绝望中麻木。现实处境、人生境遇的变化不断打击和吞噬着祥林嫂。

刚才我们从祥林嫂自身分析了她三次肖像的变化,那么课文中围绕祥林嫂还有其他的变化吗?(比如1.祥林嫂语言的变化,逢人就讲阿毛的故事——她反复说着阿毛的故事是因为受到失去丈夫儿子的打击后,内心极度的痛苦,精神恍惚。和与柳妈对话后的“整日紧闭了嘴,默默地不停的干活”。2.祥林嫂劳动能力的变化。——之前祝福准备福礼时,是祥林嫂最忙碌的时候;后来冬至祭祖,祥林嫂照旧去分配酒杯和筷子,却遭到四神慌忙的拒绝:“祥林嫂,你放着罢!”这其实是四叔的意思,四叔嫌她“不干不净”。但第二次来到鲁镇后,却没有以前灵活了,到后来,甚至常常忘记去淘米,逐渐丧失了劳动能力,四叔四婶就把她打发走了。——从这里看出四叔四婶的自私和刻薄,能干就要,没用了就赶走,并把她当成祸端。祥林嫂这种劳动能力的变化,实际上是她精神上备受折磨、极其痛苦的表现。随着精神上痛苦程度的逐步加深,她的生命力正在走向枯竭。)

课文中类似的变化还有很多,我们现在主要来看一下鲁镇上的众人对祥林嫂的态度的变化。(根据学生的回答,或者将其统一归为对祥林嫂的态度方面)

(幻灯片7)(二)众人对祥林嫂态度的变化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小说中的众人对祥林嫂的态度。请找到小说36段中的相关描写。

(幻灯片7)她第一次来鲁镇时,“人们都说鲁四老爷家里雇着了女工,实在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到年底,扫尘,洗地,杀鸡,宰鹅,彻夜的煮福礼,全是一人担当”,这里表现出人们对祥林嫂的称赞。

(幻灯片7)当第二次来鲁镇时,人们开始嘲笑她,对她的悲哀进行咀嚼,将她的不幸当作自己的饭后谈资,大家一起来读一下文章79段:

(幻灯片7)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评论者。……大家也都听得纯熟了,便是最慈悲的念佛的老太太们,眼里也再不见有一点泪的痕迹,后来全镇的人们几乎都能背诵她的话,一听到就厌烦得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