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梦圆 - 让备课更高效、教学更轻松!
网站地图
师梦圆
师梦圆高中语文教材同步北师大版必修49. 祝福下载详情
  • 下载地址
  • 内容预览
下载说明

1、本网站免费注册后即可以下载,点击开通VIP会员可无限免费下载!

2、资料一般为word或PPT文档。建议使用IE9以上浏览器或360、谷歌、火狐浏览器浏览本站。

3、有任何下载问题,请联系微信客服。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师梦圆微信客服

内容预览

必修四语文《第三单元 熟识的陌生人 阅读与鉴赏 9. 祝福》精品课教案

教学重难点

对《祝福》的创作意图的理解。

教学课时

3课时(新授课)

教学过程

【导入】学生齐读鲁迅1926.04.01《记念刘和珍君》片段。PPT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离三月十八日也已有两星期,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鲁迅《记念刘和珍君》第2节)

第一个环节:师生合作探讨《祝福》的创作意图,整体把握小说内容。

孙绍振教授解读《祝福》时谈到:这个“我”和故事情节一点关系都没有,却占了全文五分之一的篇幅。可以删去关于“我”的文字吗?为什么?

(预设:不能删去。因为:1、“我”是小说叙事的视角,祥林嫂的故事就是通过我的观察和叙述才得以展现的。“我”也是祥林嫂故事的唯一的批判者,正是从“我”的视角出发,祥林嫂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底层妇女的命运悲剧得以被关注和审视;2、祥林嫂死了,对于她的死,所有人都不感到悲痛,只有“我”这个和祥林嫂悲剧毫不相干的人,内心怀着不可排解的负疚感。作品中的“我”,可以算是鲁迅,但又不完全是鲁迅,是这鲁镇中“唯一的清醒者”。)

2、 钱理群教授解读《祝福》的标题就是“我的故事与祥林嫂的故事”,我们将“祝福”这个标题替换为“我的故事与祥林嫂的故事”,行吗?为什么?

(预设:不行。因为:1、文学作品的标题讲究含蓄,富于暗示性,祥林嫂在鲁镇“祝福”时来,在鲁镇“祝福”时死,值得读者深思,更何况祥林嫂是本小说的主人公,“我”只是本小说的“叙述人”,次要人物;2、“我的故事”在本小说中只是些碎片,不完整,不符合小说塑造人物的要求。)

追问:那么,“我”在小说中有何作用呢?

(预设:1、“我”是异己者,清醒者,批判者,见证人;2、《祝福》中祥林嫂的故事构成了小说结构中重要的一极;同时“我”的故事则是小说的另一个重点。“我”在与鲁镇的社会关系中始终是一个“异己者”。3、从“我”与祥林嫂最后相遇的场面中,祥林嫂对“我”的追问,使我陷入了不知如何回答的“说不清”的困境中。可见,“我”对揭示小说的主题的作用:充分暴露了当时知识分子面对根深蒂固的社会固有文化的彷徨与无助。)

读懂鲁迅作品,弘扬鲁迅精神,最好的方法就是 “读”。请大家静静地读这篇小说,想想小说中写到了祥林嫂哪七个故事?

(要求:用四字词语对故事进行概括,比如逃至鲁镇……)

示例:从二十六七岁到四十上下,祥林嫂一共经历了七件事情。逃至鲁镇、抓回婆家、再度出嫁、夫死子丧、重回鲁镇、捐献门槛、死于祝福。

(请结合写每件事的重点语句,简要分析这些事件对祥林嫂人生的影响。)

鲁迅先生写《祝福》、塑造祥林嫂这个人物形象究竟想表达什么主题呢?

(预设:鲁迅先生借助祥林嫂这个角色的不幸遭遇,表达对封建礼教、封建观念的强烈谴责,同时也充分暴露了当时知识分子面对根深蒂固的社会固有文化的彷徨与无助。)

第二个环节:赏析“祥林嫂”这个艺术形象

请同学们找出小说中对主人公祥林嫂的三次肖像描写,并分析每次肖像描写的不同。

(明确:三次肖像描写是祥林嫂精神发展史上的三个里程碑,描绘出了祥林嫂人生道路上的三幅精神肖像,也描绘出了祥林嫂的人生轨迹。)